在西班牙餐馆里打工的中国非法移民。王 方 摄
西班牙的中国餐馆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往国外学习、工作、生活,其中很多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有一些人是通过非法渠道到了国外。据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官员介绍,中国在外的非法移民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和日本、泰国、菲律宾、韩国等中国周边国家,也有一些人暂时栖身东欧、拉美甚至非洲的一些国家,是想以此为跳板,伺机偷渡到西欧、北美。他们数量有多少,在海外生活状况如何,所在国家对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美国:六成民众表示应给非法移民转为公民的机会
美国国土安全部移民统计办公室8月下旬公布的五年一度的非法移民报告称,截至2005年1月,全美约有1050万非法移民,其中约有23万非法移民来自中国,比2000年增加了4万人。报告指出,约301万非法移民是2000年及2000年后来美的。在1050万非法移民中,墨西哥人居首,约有597万人;其次是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及印度,中国排名第五。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主要在中餐馆打工。
记者在加州认识一名中国学者,签证过期后不愿回国,便“黑”了下来,现在一家中餐馆打工。他说,他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每天站立十几小时,连坐的时间也没有。虽然每天不愁吃(餐馆免费管吃),也不用交税,但住得很差,十几个人挤一套两室的公寓,最主要是精神空虚,几十年的书白读了,不知归宿在哪。
一名从事移民事务的朋友说,中国非法移民主要通过两大渠道进入美国。一是以读书、进修、商务考察等名义进入美国,然后滞留不归;二是偷渡,这类人数最多,主要来自中国沿海地区。还有另一种进入美国的方式,那就是嫁人。有不少女性利用“假结婚”的手段进入美国,所以称“半非法移民”。打开洛杉矶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基本每天都有整版征婚广告,无数“美丽、性感、多情、温柔”的大陆女子纷纷把靓照公之于众,试图在美国寻求如意郎君,条件只有一个:男方必须是美国公民。
美国民众的态度基本是同情非法移民。据盖洛普的调查,超过60%的民众表示,只要非法移民不抢他们的饭碗、学习英文和满足其他一些条件,可给予他们成为公民的机会。布什政府也主张采取温柔的一手加上强硬的一手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一方面对已经在美国的非法移民网开一面,只要他们满足懂英文、纳税、交罚款等条件,就有成为美公民的机会。这一方案将非法移民抵达美国的时间分成三类,凡是来美时间超过5年者,就可以符合缴税、缴罚款、以换取合法身份的规定;未满两年者则将被遣送回去,至于停留美国时间超过两年但不满五年者,则须短暂离美然后再申请劳工卡来美。另一方面,美政府进一步加强边境控制,沿美墨边界建隔离墙,防止新的非法移民进入。据美国媒体报道,去年底,一架包机离开了美国某地机场,开始了非同寻常的飞行。机上是120多名来自中国大陆的非法移民,他们的美国梦在飞机发动机的隆隆声响中化为泡影。美国如此大张旗鼓地遣返中国非法移民并不多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姿态。
洛杉矶博雄联合律师事务所的戚博雄律师从事移民事务已有10多年。他对记者说,美国离不开非法移民。把这些人都赶走了,许多行业会出现人员空缺。不少建筑工地会停工,餐馆会歇业,制造业会受冲击,美国经济受影响,由此引起物价飞涨,到头来吃亏的还是美国人民。同时,美政府也不可能完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
日本:“黑户口”得不到认同
日本并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由于经济发达,工资也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高很多,所以日本也是非法移民向往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日本打击非法滞留者的行动越来越多,抓捕的频率也比从前有所增多。
据日本入国管理局的统计,去年一年被日本入国管理局遣返的非法滞留者为5.7万人,其中中国人为1.7万人,占总数的30%。非法移民的华人在日本属于“黑户口”。他们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躲避警方的盘问他们轻易不敢出去,有了病不敢去医院看,还要受到一些黑心雇主的盘剥。
王先生是一名已经“黑”在日本近10年的福建人。他来日后由于安分守己,生活相对稳定。为了避免出事,他特意在自家门边写名字的地方添写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名字。有一天他的家被盗了,但是他不敢去报案,因为他没有合法身份。在东京池袋的一家澡堂内,一名黑户口女工24小时就呆在这里。她来自中国的黑龙江,在此干搓澡的工作。因为害怕被抓,她便整天都生活在这里,不仅居住条件极为恶劣,也没有任何休息日,有活就干。
“黑户口”是在日华人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团体。尽管日本社会并不愿意承认,但他们抛家舍业东渡日本,辛苦劳作,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最脏最累最危险的行业所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可是至今,日本政府仍然没有实施引进简单劳动力的政策,认同他们的存在。
西班牙:打黑工都不易
西班牙在欧洲国家中,算是对非法移民大赦次数较多的国家,因此,它也是非法移民较向往的国家之一。日前记者在西班牙进行了走访。据一位移民律师告诉记者,在2005年底西班牙实施大赦的数字统计显示,整个西班牙约有100万非法移民向政府递交了大赦的申请。中国移民申请大赦居留的人数是5.6万名左右。但是被拒绝的为40%,也就是说,目前在西班牙有案可查的中国非法移民的人数约2.2万。但是这个数字不包含根本就没有去递交申请的人数。而从2005年年底至今到底又有多少中国非法移民进入西班牙,无人能够准确统计出来。
中国非法移民大量进入西班牙的高潮始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的大赦。此时西班牙政府几乎赦免了将近300万的非法移民,其中中国移民数字大约数十万。之后的10年里,西班牙又实施过三次大赦,又有将近10万名中国人被列入赦免范围。当时在西班牙的中国非法移民大多是来自浙江的青田和温州地区。据西班牙一些侨民协会统计,最近几年来西班牙的中国人以山东、辽宁、黑龙江一带的较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即便是人可以留在西班牙,但是无合法身份者不能工作,因此他们只能打“黑工”。黑工的工钱是每月300到400欧元,老板雇黑工,虽然付出的很少但风险很大,一旦被警察查获将面临3个月至6个月的监禁,另外再加10万欧元的罚款。因此,无身份者即使想打黑工也不易。于是贩卖盗版光盘就成了非法居留者的唯一生路。一时间,马路上,酒吧里,甚至在居民楼里也会出现卖光盘的中国人的身影。
9月5日,西班牙外交部和民政部均发表了声明:要严打非法移民。雇佣非法移民的人将要受到更严厉处罚。西班牙相关官员告诉记者,现在欧洲一些国家批评西班牙以往进行过多次大赦,助长了目前的移民潮。而西班牙百姓对非法移民也是反感的多,同情的少,他们认为移民增多后加剧了社会治安的恶化。西班牙媒体则评论:偷渡来西的人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阿根廷:中国移民开的超市受欢迎
在南美阿根廷,根据政府移民部门的估计数字,目前大约有5万名华侨华人生活在阿根廷,大陆籍约3.5万,其中1万多人没有合法身份。阿政府从2004年开始启动了一项为符合条件的非法移民办理合法居留的政策,俗称“大赦”。2005年“大赦”结束时,总共有9000多名中国非法移民获得了合法居留权。
在阿根廷的华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来自台湾省,之后大陆移民迅速增加,大部分来自福建省。阿根廷是一个移民国家,对已经入境的外国非法移民的政策是较宽松的。大部分阿根廷人对非法移民的态度也比较好,基本没有出现过极端的排华事件。
在阿根廷的华人,大多数从事小型超市、中国货的进口批发、餐饮业等,其中以小超市对华人的立足和生存贡献最大。绝大部分非法移民在进入阿根廷以后,就会在亲戚、朋友的超市里打工,等有几年积累以后,就借款独立开店。目前,华人超市以食品等日常生活品为主,以其营业时间长、价格低廉等特点,深入阿根廷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几个月前,阿根廷政府为了控制物价上涨,还专门与华人超市协会签订了降价协议,阿根廷总统两次专门接见华人超市业代表。
中国:打击非法移民,政府不遗余力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一个国家有多少非法移民,对任何政府来说都不可能做到准确统计。他说,非法移民就是非法入境、非法滞留的外国人,通俗地说,他们都是没有登记的“黑户人”。他们既不在驻在国的政府掌控之下,也不在本国使、领馆了解范围之内,这种特性使得非法移民的人口、分布、流动都带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领事司官员提供给记者的大致数字是,中国在外有数十万非法移民,与合法出境的中国公民数字相比,是一个差了好几个数量级的小数字,现在,每年合法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非常多,出国也变得非常容易,去年一年就有3102万人次,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游客客源输出国,出境经商、留学、务工的人数也逐年增加。据介绍,中国在外的非法移民多数人是农民和社会青年,文化水平比较低,年纪较轻,在国外干的绝大多数是很低层次的工作,出去的主要目的是挣钱。
单就美国的非法移民而言,墨西哥是最多的;在亚洲国家中,印度在美国的非法移民最多。外交部负责处理非法移民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对非法移民的处理原则,首先是核实身份,美国官方的相关负责部门每年提交到中国驻美国的使领馆,申请核实身份的也就几百人,我们不知道所谓“20多万中国非法移民”的数字他们是怎么得出来的。外交部官员介绍说,中国政府一贯是反对非法移民活动,采取的打击措施也非常严厉,特别是针对组织偷渡的蛇头组织,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另外,随着中国国内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很多外国人都热衷来中国发展,所以,中国人出国没有必要选择风险极高、条件极差的非法渠道。但他同时也指出,处理非法移民的工作非常复杂,因为一切都以核实身份为基础。但非法移民很多都故意毁掉了自己的真护照,这给核实工作带来巨大困难。而研究非法移民的一位中国专家说,法制国家必须依法办事,要解决这种技术困难,目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但不能因为移民问题突然热了,就无端地指责中国,说白了,那不过是美国一些政客的政治需要。▲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尚未迟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本报记者 程 刚 本报驻西班牙特约记者 王 方 本报驻阿根廷特派记者 范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