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之(二)
扬品牌文化 谈未来发展 知名啤酒企业CEO岛城谈“经”论“道”
Focus on "CEO Forum of International Beer Enterprises 2006"
撰文/本刊记者 于丽 摄影/本刊记者 于风亮
8月12日下午1:30,青岛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大厅里人头蹿动,岛城民众不顾难耐的热浪,准时赶赴现场,按照导演的安排,有秩序地就座。他们前来参加的是本届啤酒节的一个重要环节——2006国际啤酒企业CEO论坛。
14时,参加论坛的六位重要嘉宾到场,他们是德国巴伐利亚维森国立啤酒酿酒厂海外销售副总裁马库斯·茵格莱特、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社长池田弘一、青岛啤酒集团总裁金志国、德国科隆巴赫啤酒有限公司国际部CEO德格玛·波斯卡、德国慕尼黑柏龙啤酒酿酒有限公司亚太地区销售总代表马汀·本以及嘉士伯啤酒广东有限公司代表蔡远辉。
随着主持人理冰的简短开场白,节目录制正式开始。于冲副市长首先登台做了精彩的发言,分管青岛国际啤酒节组委会的于副市长,言谈优雅,思路敏捷,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个精彩的青岛国际啤酒节。他说:“青岛啤酒节从1991年开始第1届,到今年的第16届,预计参节人数将由30万激增到388万之多,今年,还是国外啤酒品牌加盟最多的一年……”
偌大的演播大厅,录制节奏很快,在观众的密切配合下,现场气氛井然,高潮迭起。通过同声传译收听到国际名牌啤酒CEO的精彩发言,观众们不时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嘉宾们先就中国和德国的啤酒文化做了各自的精彩阐释和恳切的交流。金志国说:“我认为德国啤酒正像德国文化一样,历史悠久,这个民族拥有严谨认真的民族精神,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他们酿造啤酒也是追求精益求精。德国的消费群认为,啤酒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人们离不了它,少了啤酒,都不知道日子怎么过。”“德国有1200多个啤酒厂、1600个啤酒品牌,大多都是小型的啤酒作坊,很典型的‘前店后厂’的格局,现酿现卖,出售最新鲜的啤酒。”
池田弘一则对青岛啤酒节赞美有加,他说:“参加过中国和德国的啤酒节,今天上午刚刚从第16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开幕式现场过来,感觉气势弘大,非常激动。在日本,啤酒也是为人们所普遍喜爱的,啤酒的销量在日本占所有含酒精饮料的70%,大家通常是在吃饭之前先喝一点啤酒才用餐。”
专门研究啤酒酿造的蔡远辉则对丹麦嘉士伯啤酒的最新款——冰纯嘉士伯做了简要的介绍,他认为“在原有大麦、啤酒花和水的基础上再加入大米,这样酿造出来的啤酒味道更淡爽,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而德国所固守的‘纯正啤酒酿造法规’,即只允许使用固定的三种原料酿造啤酒的原则似乎过于保守,不能追赶国际潮流的变化趋势……”
时间过得飞快,嘉宾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是否遵循旧有的酿造法规问题争论不休,最终,德国人还是站在他们的观点上,恪守自己的原则,雷打不动。
在随后的2个多小时里,嘉宾们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就啤酒的文化、啤酒工艺的革新、啤酒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品牌的推广、口味的创新等一一做了交流。
现场的观众们并不只是带着耳朵来的,他们当中,不乏了解啤酒文化之人,若干观众向嘉宾们抛出了高质量的问题,有的直接是用英语提问。
德国啤酒酿造理念的“从一而终”,日本啤酒的跨国发展战略,丹麦啤酒文化的创新和青啤的“啤酒是激情的催化剂”……这些生动的概念为现场的每一个人所铭记。
这是一次啤酒CEO的高层对话,一次真正的啤酒文化大餐,正如于冲副市长所期待的那样,相信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开端,未来的3至5年将会有更多的世界知名啤酒公司的总裁汇聚到青岛,我们的城市距离举办“世界啤酒十强CEO高峰论坛”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