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正文  
 
岳麓山造仿古建筑始末:项目没有土地使用权证

青岛新闻网  2006-09-01 07:33:50 中国青年报

 

    易翔 本报记者 洪克非

  一大群人正在施工挖土,山上长400多米、宽40米范围内的树木都已被砍倒,只留下了残秃的树蔸。8月25日,湖南师范大学学生谭迪(化名)等人爬上岳麓山时,看到了
这令人吃惊的一幕。

  有人告知,被砍伐的树木附近就是赫曦台的基址。据次日几家媒体刊发消息证实,“8月25日,备受市民关注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新景观——赫曦台正式动工建设,明年长沙人可以登上赫曦台看星城。”

  赫曦台是湖南省长沙市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在被称为“城市之肺”的岳麓山上建如此庞大的建筑物,立即引来很大争议。

  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期盼是建赫曦台的动力之一

  备受争议的赫曦台景区位于岳麓山风景区东北部,森林覆盖率达90%,是一处难得的生态绿地。

  赫曦台景区建设属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提质改造工程。规划显示,未来的赫曦台景点总平面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05米,总面积约2.06公项,共有7层,高达47.5米,最下层平台占地2946平方米,是一处非常庞大的建筑景点。

  据了解,目前在岳麓书院中,已有清朝时书院山长罗典修建的赫曦台,为何长沙市还要另外建赫曦台景区?

  据悉,赫曦台景区工程是长沙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一环。长沙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全力将长沙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文化中心。而重点建设赫曦台、中国书院博物馆等项目,提质改造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环岳麓山三湖文化园,塑造集名人、名水、名山、名城于一体的精品文化景区则是其中关键。这个规划承担着以“千年论坛”为载体,吸引国际大师级文化名人开坛讲学,扩大长沙作为湖湘文化之都影响力的重任。

  政府兴师动众搞景区提质工程的另一个动力,是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期盼。

  根据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的《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规划》估算,提质工程实施后,麓山的旅游经济将大为火爆,2020年的年容量为225万人次。而根据资料显示,目前麓山的年容量仅为70多万人次。如果按照225万人次估算,这个数是目前人次的3倍左右。游客的增多,将极大带动麓山旅游区的经济。

  专家评审会上曾有人质疑过赫曦台的规模和选址

  这样一项看来能极大带动当地经济的项目,目前却引来越来越多的反对声。

  湖南大学不少学生每天身着志愿者的衣装探访现场拍摄,表示他们对即将开建的“复制品”的抗议。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博士生导师柳肃,也提出慎建赫曦台。他说,岳麓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草一木都十分珍贵。在山上建一个规模这么大的赫曦台景区,这是与长沙市民息息相关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充分论证,增加透明度。一旦造成了损失,将是历史性的无可挽回的错误。

  柳肃还指出,赫曦台高7层,这与“台”的建筑体例是不相符的,只能称为楼,或者阁。而且一座城市出现两座“赫曦台”,并不合适。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蔡道馨副教授,曾参加赫曦台景区的一次专家评审会。他透露,评审会上曾有专家质疑赫曦台的规模和选址。

  他担心,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物,会破坏植被,带来后患。1998年,爱晚亭下面修建通往黄兴墓的公路,碰上暴雨,引发水土流失,雨水直接冲到了岳麓书院。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阮仪三也表示,岳麓山是长沙的一颗明珠,要很好地保护,不宜建设这样大规模的建筑景观。

   仅为建消防通道已伐树三四百棵

  有关方面一份资料称,“蟒蛇洞——煤炭坪(赫曦台基址)的消防通道即赫曦台施工通道需砍伐157棵树。”该资料的附表称,被砍伐树木的品种有枫香、马尾松、冬青等10个品种,这些树的直径大多都在12公分以下,高度最高不超过12米。

  而记者在现场看到,长达400多米的修路工地,树木已经被砍伐殆尽。原本浓密的树林,已消失一大片,在此可以看到湘江以东的长沙城。

  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一些学生自发来到现场,点数地上留下的树桩说,被砍伐的大树不止157棵,至少在三四百棵。

  知情者称,这些树木还只是赫曦台消防通道的牺牲品,建赫曦台的主体和附属建设时,还需要砍伐更多树木。

  究竟整个工程还要砍伐多少树木?8月29日,记者联系长沙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答都是在外开会。

  记者注意到,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主任刘金亮曾通过当地媒体表示,建赫曦台将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增添新景观,不会对岳麓山构成损毁植被、水土流失等巨大破坏。

  他说,对于目前先行启动的蟒蛇洞至赫曦台消防通道内的植被,采取伐移措施处理。对新修消防通道内的山形地貌、山体水系,采取悬空和半悬空道路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以确保不改变现有山形地貌和自然排水系统,防止暴雨来临时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赫曦台项目用地没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一直关注赫曦台景区建设工程的一些人,对这项工程的合法性存在疑问。

  按照相关程序,如果土地的利用类型改变,需要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提质改造工程指挥部在今年5月一份向长沙市建委的汇报文件上表明:“关于赫曦台、东大门项目建设的时间紧迫,加之风景区建设项目特殊,审批程序相对较多,尤其赫曦台项目建设位置特殊,无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为提速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议:“在办理赫曦台、东大门项目立项、报建审批过程中,请求有关职能部门按特事特办原则给予支持,加快办理审批。”

  赫曦台工程指挥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由于历史问题,岳麓山风景区的大部分土地一直没有纳入长沙市园林局麓山风景区管理处管理范围,因此,要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非常麻烦。负责人说,赫曦台的建设属于园林建筑,这么一个具体的工程,仅属于风景区内极小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特事特办”。

   工程从未进行过市民听证

  另外的一个问题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提质改造工程从选址到项目审批,没有举行过市民听证会。

  “从2004年到现在,长沙市的一些媒体曾好几次报道过这件事,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一些市民曾打电话到报社等,表示过反对或赞同的意见。”长沙市政府一负责人如此解释了对“民意调研”方式的选择。

  网上搜到的相关信息表明,从2004年到现在,长沙的数家报纸确实曾对此项工程进行过报道。但有趣的是,在岳麓山附近,很多长沙市民都表示,是最近看到当地媒体的文章才了解到的,之前对此事一无所知。

   实际建设规模大大超过原来的景区规划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提质改造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称,赫曦台景区项目是岳麓山风景区名胜区提质改造工程的一部分,而提质改造工程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许可。

  他指出,国家建设部对麓山保护提质工程有两个批复文件。

  据悉,准备建设的赫曦台景点总平面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05米,占地总面积2.06公顷,由3个不同标高的平台、地块组成。建筑总面积5500平方米,主体建筑通高47.5米,层数为三明四暗共七层。

  然而,记者在建设部批复的景区规划看见,赫曦台的规模为“以景点为中心,半径20米范围内”,建筑面积上限为5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5层,建筑限高为20米。

  这个实际要建造的规划,与报建设部审批的规划差异很大。

   没作环评,环保局下发停工通知

  据了解,这一工程建设的另一硬伤就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污染环境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同时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8月29日下午,湖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一负责人向记者强调了赫曦台建设的程序缺失。他指出,通过28日下午的现场调查发现,破坏情况较为严重。该工程没有经过环评,他们已经下发了停工通知单给建设单位和长沙市环保局。

  该负责人告知,类似建设作环评有严格的程序: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征求公众意见—综合政策法规考虑后,再决定是否批准。其中,珍稀物种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都得考虑。而像赫曦台这样的历史文化景观,则更为慎重。

  对环评问题,8月30日下午,长沙市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是,该工程目前并没有动工。因为具体建设方案市政府还没有批准,现在所进行的实际上是消防通道建设。

      名山是怎样面目全非的

  楚舆

  1997年,我考上了岳麓山下的一所大学,在岳麓山畔生活了6年时间。出于爱山的天性,我经常一个人登山、探山,数年下来,对于岳麓山,无论是车马喧嚣处,还是人迹罕见地,我都了如指掌。我深深地爱着这座历史悠远、文化底蕴深厚的湘中名山,但亲眼目睹着这座山的巨大变迁,却让我为之而深深忧虑。

  

  在我刚入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去岳麓山,我就感觉这座海拔不过300米,相对高度仅200多米的名山已稍显“拥挤”。历史上,这就是一座儒道佛都钟爱的灵秀之地,因此,山脚下有绵延千年的岳麓书院;山腰上,有自诩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其中的一个山峰上,还有最初建于明朝的道观云麓宫。这也是一座“辛亥名山”,栖息着黄兴、蔡锷等革命志士的灵魂。但山上众多人工建筑,如山顶高耸入云的电视塔,休闲娱乐场所极目山庄,以及随处可见的茶室、小卖部等,与岳麓山浓厚的文化氛围与革命先烈气息不大协调。

  随后几年,岳麓山的精神和精髓在人们不断精心地整饬中,逐渐消褪和淡化,就如同一个天生丽质的美女,正在被整容为人造美女一般。

  首先是爱晚亭北侧苗圃上方的溪流,本来是充满野趣的山间小涧,一直都是在两岸杜鹃盛开的深沟里穿梭着苗条翩婉的身姿,并随地势的变化顿然而成瀑,挫然而成洼。但是,1998年的夏天,这条本来少有人知的山涧却也入了园林处的法眼,两岸石砌砖铺,水泥封地,并人为地设坝成潭,架石成桥,山涧的两边,也被整理成为人工园林。结果,山涧还在,但水变成了死水,潭变成了污潭,让人望而生厌。

  1999年,酷夏的一天,我去山上纳凉,赫然发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兴墓庐的旁边,有人伐木砍树,挖土平地,一时间大为惊讶,不由得上去询问,结果被告知是要建一个占地40亩、以鸟类表演吸引游客的“鸟语林”。接下来,这里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围起了水泥高墙,搭起了一张黑色的巨网,从上而下将这块林地紧紧围住。“鸟语林”在引入了大量经人工训练的各种鸟后开张了。从此,山间刺耳的“看鹦鹉表演骑车”的喧闹声,盖住了古麓山寺悠长而深邃的古钟声。

  同年开建的还有穿石湖。此处也本为一片林深树茂处,仅低洼地段有些水,不料却建起高达10多米的长坝,被改造为一项所谓的“山水景观工程”。这同样是一个四壁水泥、无法体现任何野趣的水潭,坝上的长廊,湖边的亭子,与任何一个人工园林无异。由于潭水无法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交流,水质也每况愈下。

  大概在2000年前后,岳麓山又开始在山顶上大兴土木了,整个主峰都被整饬了一番。建设项目之一的长廊,长约200米,依山而上,斗折蛇形,虽不乏美感,却是以大面积破坏山顶植被为代价建成的。而所谓的“九龙壁”,由于制作粗糙,手法幼稚,更多的被称为了“九蛇壁”。还有观景坪,占地数亩,同样是先伐木,继之以混凝土铺设而成。

  2001年前后,土建工程仍然在继续。在岳麓山南门入口不远处,修建了五轮塔,占地数亩。又在爱晚亭的正对面修建了岳麓书院的西门,同时,在山上数地都增设了亭子。

  每一处新建的建筑,占的都是山上的自然景观,而每一处新建建筑的周围,整饬出来的则是人工景观。这些年的蚕食鲸吞,终于把岳麓山这个国家的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修得像个巨大的人工园林了。

  但让我遗憾的是,在大力修建其他景观的同时,一些著名的革命烈士和文化名人的墓葬与遗迹却曾一度破败不堪,无人理会,如陈作新墓,丁文江墓,黄爱、庞人铨墓,以及印心石屋等。

  最近几年来,岳麓山人造景观的巨大危害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了。

  2004年7月,“九龙壁”由于“与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不那么协调”,被彻底拆除。2005年春,远望如一把巨大的黑剑插在麓山之中的“鸟语林”,也因为一场大雪而坍塌,与之一起被损枝折干的,则是园中本已稀疏的数十棵大树。其他的一些项目,如“科普园”等,也是拆的拆,迁的迁。

  2005年10月,据报道,根据新通过的岳麓山规划,“鸟语林”、电视塔等被视为“破坏整体景观的建筑”,将被分步拆除。据说,景区将严格保护现有植被,区内的所有自然溪、涧、滩、潭均以保持原始、自然状态为目标,所有景点游道与设施都不得对现有水体及其原有通道产生破坏。但是,可怕的消息却在后面。最近,长沙将斥资1.48亿元“提质”岳麓山景区,其中的8000万元,用于建所谓的城市标杆建筑,规模堪比黄鹤楼的“赫曦台”。

  我心中诧异,前车之覆,就不能成为后车之鉴么?可叹岳麓山本“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却因人事频仍,侵之扰之,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错位开发的背后是利益驱动 

  实习生 叶铁桥

  长沙要在岳麓山上兴建仿古建筑的消息传来后,曾对黄山开发有过“一见黄山就心痛”评价的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表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文化遗产,不能在功利主义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错位开发。 

  身兼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的谢教授说,作为风景区,岳麓山的自然风光非常不错。而作为文化名胜,岳麓山也保存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岳麓山不是个大山,山上的人工建筑本来就很多了,再建这么个大建筑,我看是不合适的”。

  他说,国家风景名胜区主要以自然风景为主,重视的是生态的多样性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完整性。而国家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尤其是科教活动的需要。“历史上的名山也好,现在的风景区也好,世界的自然遗产也好,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融于大自然的需要,满足人类精神文明的需要。风景名胜区不是开发区,不能有功利色彩,也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谢教授说,我国长期以来就有着悠久的文化名山保护意识,即使在山上兴建土木,也是力求让建筑物融于自然,这也是我国名山建筑的可贵之处。

  “古人对名山是有敬畏感的,比如泰山,我国历代诸多帝王都曾下旨保护泰山,禁止樵采和捕猎。宋朝的保护范围甚至包括泰山周围数里。老百姓也有‘不在泰山头上动土’的说法。对于名山,古人从没有想到里面去搞经济开发,去砍树、采石、捕猎,有的只是精神上的追求。”

  谢教授说,但是现在,“祖宗数百年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在功利主义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错位开发,过度开发,从而造成资源受损,品味下降”。

  他说,错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导思想的错位: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尤其是科教活动层面的需求,但某些地区将风景名胜区当经济开发区开发,完全以商业目的为出发点。

  其次是开发主体的错位:风景名胜资源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即使要开发,也是对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和自然风景的进一步发掘。但某些地区却让企业成为了风景区开发的主体。

  第三是具体操作上的错位:比如旅游服务设施,本应建在风景区以外,但很多风景区将之建到了核心景区内部;本应以简单实用为目的,但许多风景区却大建豪华宾馆、别墅;风景区本应以自然景观为主,但一些风景区偏偏要将之人工园林化、商业化、城市化。

  谢教授曾到韩国考察过5个国家公园,有的国家公园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但山上一座宾馆也没有,只有简朴的住宿点,里面是双层通铺,一个房间要容纳42人。里面也不提供炒菜吃饭的地方,仅仅提供饮用水和饭菜加热的器具。

  “我们时刻要想到,兴建人工建筑就要破坏植被,建筑占地多少就要破坏多少。作为国家级遗产,我们应该站在整个国家的立场来看待,不能站在少数人的利益上去思考。风景区的古建筑不是不能恢复,但要严格按照规划和相关部门的要求来恢复,更切忌在功利主义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错位开发”。

  行政长官对规划要有敬畏感 

  吴湘韩

  根据国家建设部对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详细规划的批复,赫曦台用地上限必须控制在以景点为中心、半径20米的范围内,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00平方米,高度不得超过5层、20米。而准备建设的赫曦台景点总平面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05米,占地总面积2.06公顷,建筑总面积5500平方米,主体建筑通高47.5米。笔者计算了一下,准备建设的赫曦台的规模比原规划的10倍还要大。

  为何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据8月31日的《南方都市报》披露,事实上,目前敲定的方案在最初评审时并未被看好。转折出现在7天之后的长沙市园林管理局局长办公会议上。会议决定增补中机国际的设计方案为二等奖,并选择这一方案“作进一步完善”。

  有媒体认为,这是行政权力的干预。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身为当地领导,他对城市规划拥有决策权。令笔者惊讶的只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地方领导对经审批的规划没有一点敬畏之心,未经一定的程序报批就随意更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经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规划是制度,甚至是法规。但在中国,小到一个单位的发展规划,大到城市规划,远未树立其应有的权威。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规划通过或被批复后,一些当政者随意更改。以致坊间流传:“规划就是鬼话。”

  前不久,一名高校教师反映,东北某地级市在搞大规模的拆建,前两年铺的马路砖又换成新的,只因换了一个新市长。该教师说,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样的浪费让他感到痛心。

  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如果一个地方在大拆大建,十有八九是换了“一方诸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江西省南昌县冈上镇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几乎是每换一任新领导,就会建设新的农贸市场。加上准备要建的,一条不足千米的街道上就将有4个农贸市场。有人总结道,一任领导一个规划,城市规划的随意更改与当政领导的更替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于是,这样的现象也就见多不怪了:刚建了两年的街道又要拓宽;新建不久的人行天桥又要拆了,改建地下通道;建了两三年的立交桥又要重新改建……

  有的地方搞大拆大建,也不一定是当地领导的主意,而是上级领导考察时表示的意见。南方某年轻的地级市,人口并不多,街道本来就宽,交通畅通无阻,而上级领导考察时却对城市规划不满意。上级领导走后,该市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修广场,建新行政大楼,拓宽街道。

  有人猜测,新上任的领导之所以热衷搞大拆大建,是想大捞一把。这样的猜测没有什么根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想为自己的政绩“增光添彩”。

  当然,规划也并不是不能改变,因为城市规划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笔者反对的只是对规划的随意改变。作为一地之长,要尊重规划,如果实在要因时而变,也要修改规划报批后再实施。

  近年来发生的相关事件

  张家界遭黄牌警告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由于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兴建了许多旅馆、商店,人造了“天上的街市”,破坏了资源和环境。为此,1998年,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对张家界发出黄牌警告。为了拯救风景区,当地政府决定将景区内近34万平方米建筑物全部拆除,为此花的费用比已获得的经济收益高出数倍。

  庐山景区建别墅群

  2004年,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身份的庐山风景区的莲花洞风景区内,一些党员干部未经任何部门批准,损毁国家生态公益林,违规兴建了很多私家别墅,并掀起了抢建别墅风潮。2005年年初,在莲花洞中心景区附近,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别墅共有60座左右。

  此事引起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西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三江并流面临威胁

  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我国3年前才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列入重点监测保护项目。一份报告指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正面临以下威胁:正在规划的水电开发,被改划边界以适应开矿、建大坝等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会议要求在明年2月1日前,中国政府提供补充材料,供下届会议进一步审议,以确定是否将三江并流列入濒危遗产名录之中。

  无极剧组破坏环境被罚

  2006年8月,影片《无极》剧组因拍摄过程中对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被处以9万元罚款,香格里拉县分管副县长因此被免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监察局的调查结果表明:为拍摄《无极》,摄制组在碧沽天池修建的“海棠精舍”临时建筑及砂石道路等,破坏了碧沽天池周围部分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植被,对碧沽天池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边集整理  

  本报长沙8月31日电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车臣孕妇遭警察剃发染绿色 被皮鞋重踢流产(图)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海尔中央空调组建"装修联盟"
· 岛城唯一全北美外教英语授课学校
· 世界超薄笔记本电脑3899元热卖
· 阿帝兰涂料诚征青岛地区总代理
· 颐和星苑"原生态水系景观"亮相展会
· 新托福 New Toefl iBT登陆青岛
· 青岛华侨学校 国际化双语招生招聘
· 天津大学MBA班9月7日开课
· 文蒸嘉尔幼儿园亲子园招生(双语)
· 五色土-投资收益7% 借款仅需三五天
· 岛城首家男子医院——专业只为男人
· 半年英语免费学 外教老师带回家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