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出发前一片欢呼
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吴笑荣老人今
年已经77岁,她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长跑大赛
参赛者走得热了,连鞋都觉得累赘,干脆当起了“赤脚大仙”
一位参赛者在强制休息前冲刺
昨天早上9时,经过11天初赛的激烈选拔,1050名选手脱颖而出,并最终出现在“青岛啤酒·我是冠军”大型奥运挑战活动广州赛区复赛的赛道上。
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一场声势浩大、艰苦漫长的徒步挑战赛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开始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龚智超和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严旭一起高举领跑旗帜,引领千余名参赛选手踏上征途。
这是长距离徒步耐力赛在12年后再次来到广州,而这一次,这项挑战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因为奥运会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得到全新诠释。
2420人参加初赛刷新纪录
“青岛啤酒·我是冠军”大型奥运挑战活动在广州受到广大“本地姜”和“过江龙”的热烈追捧,在11天的初赛过程中,共有2420名选手报名参赛。而在已经进行的南宁、福州、长沙、沈阳赛区和正在进行的南京赛区,一个赛区报名参赛的最高人数为2300余名,广州赛区刷新了这一纪录。
由于参加初赛的人数众多,晋级复赛的“门槛”也随之被大大提升,许多人因为在初赛中表现不佳而最终无缘复赛。1050名选手成为“幸运儿”,他们顺利获得了晋级复赛的资格。昨天上午,复赛正式开始,但本报编辑部的热线仍响个不停,许多市民打来电话为自己无缘复赛而“鸣不平”,其中,30岁的罗军先生还遗憾地流下了眼泪。
罗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四川乐山人,在广州工作多年,特殊的生活经历让他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和超人的耐力。“我以前在四川老家,经常到山上打猎,有时要几天几夜不睡觉走山道,”罗先生说,“我参加过24小时耐力赛,那简直是‘小菜一碟’,徒步行走已经成了我的爱好。”
但遗憾的是,罗先生在参加初赛时并没有太认真,结果“急速挑战”几个环节下来,他仅取得了44秒的成绩,无法晋级复赛。“我如果知道这个成绩将最终决定我能否进复赛,我一定会在20多秒内完成,”罗先生至今仍后悔不迭,“看到《广州日报》的报道后,我才得知复赛开赛的消息,而我却没有得到参赛通知,我都掉泪了。”
罗先生并不是为自己无缘全国总决赛冠军100万元的大奖而遗憾,他只是想向最高纪录发起挑战。当记者提醒他,沈阳赛区的冠军在规定时间内徒步行进了212公里时,罗先生表示,他并不认为这个成绩有什么稀奇,并称自己明年一定要参赛,为了挑战自己,也为了刷新纪录。
12年前挑战赛历史重现
1994年5月7日~8日,首届中国国际24小时超长跑挑战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12年后的昨天,“青岛啤酒·我是冠军”复赛“急速48小时”在天河体育中心开战。记者在采访中结识了曾组织、参加过12年前“24小时挑战赛”和20年前“北京-广州”超长跑的当事人,他们的讲述让这段尘封多年的历史重新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在昨天,当年积极参与、组织超长跑的李秉中老人看到本报的报道后也来到比赛现场,并将当年诸多珍贵的照片装裱起来进行展示。
71岁的李秉中以前是广州市某中学的老师,现在跟随女儿侨居加拿大,但他每年都会回广州。“我拿出这些照片,一是为了让年轻人了解我们曾经创造的奇迹,二是为了纪念我们创造历史的那段艰苦岁月。”李老说。
其实,李老还有一个心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促成“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香港金紫荆广场”的超长跑活动。因为这是英国人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做到的,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李老3月从加拿大回到广州,他本来想在今年达成这一心愿,但直到现在事情也没有进展,而他9月就要回加拿大,时间上太仓促了。“我们组织人员和物力都不成问题,只是英国人当年从北京跑到中国香港时还募捐了一笔资金,”李老说,“为了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至少要募捐150万元以支持残疾人事业。”
明年恰逢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李老希望实现由中国人来完成“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香港金紫荆广场”的徒步挑战。“英国人用了55天来完成全程,我相信我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李老自信地说。
“青岛啤酒·我是冠军”系列报道专栏
“急速48小时”实时记录
9:00~10:00
随着醒狮舞起,“青岛啤酒·我是冠军”广州赛区复赛正式启动。在龚智超的引领下,1050名选手开始了“急速48小时”的挑战。出发时气温不高、有些许微风,比较适合比赛。开赛30分钟,参赛选手逐渐走出忙乱状态,千余名选手也逐渐拉开距离。
10:00~11:00
经过1小时的竞逐,换卡点(10圈结束后更换登记成绩卡片的摊位)迎来了第一位换卡选手,也就是说,速度最快的选手在1小时内完成了8公里。同时,有6名选手退出了比赛。此时,阵雨突然袭来,主办方及时为参赛者提供了雨衣和雨伞。
11:00~12:00
雨后天晴,气温逐渐上升,许多选手开始把毛巾挂在脖子上,并戴上帽子和墨镜。此时,最快的选手已经将成绩卡“升级”为第3张的黄色卡。主办方开始向选手发放午餐:一袋面包和一碗绿豆粥。
12:00~13:00
第4张黑卡在12时15分诞生了。年富力强的选手开始甩开大部队,他们甚至已经领先年纪较大的选手达10多圈。经过3个多小时的鏖战,选手们逐渐露出了疲态。许多选手的衣服湿透了,有的脱掉上衣,光起了膀子,有的脱了鞋赤脚比赛。
13:00~15:00
选手们迎来了第一次强制休息。此时,亲友团开始行动,他们准备好食物,有的还为选手进行按摩。强制休息期间,大雨突至。不过,不少选手们并不理睬,有些还在遮阳伞下睡起了觉。
15:00~16:00
经过2小时的休息,选手们重整旗鼓,继续踏上征途。天还下着雨,许多参赛者全身都淋湿了,但他们仍然坚持作战。一对姐妹一起撑一把伞,共同进退。
16:00~17:00
雨停了,有选手开始使用“自由休息时间”,有的在休息区的草地上搭起了帐篷进行休息。有的参赛选手在两棵树之间拉条绳子晾衣服。越来越多选手由于腿部肌肉酸痛来到医疗区进行治疗,更有选手因多次抽筋而被要求退出比赛。
17:00~18:00
晚饭开饭前20分钟,有选手已经换到了第7张蓝卡。此时,跑道上的选手明显减少。许多广州人因为不习惯吃面包,纷纷买了盒饭,以补充体力。
18:00~19:00
首次出现大批参赛者涌进休息区的情况,休息区一时人满为患,亲友团为参赛者按摩放松,大部分人选择休息1个小时。
19:00~20:00
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第一批工作人员开始进行轮换。此时气温下降,渡过极度疲劳期的参赛者仍以较快速度挺进。
20:00~21:00
主办方免费提供的300桶桶装水和500箱纯净水已消耗过半。
21:00~22:00
一些选手开始倒退着走路,其他一些选手随即开始效仿。人们精神普遍低落,相互交流也随之减少。赛场上突然有人大喊一声:“拼了!”
22:00~23:00
数十名少年选手只剩下5人左右,不过他们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游戏,而非比赛。速度最快的一名选手已经拿到了第11张成绩卡,行走路程超过100圈。
23:00~24:00
参赛者已“折损”近4成,大部分退出比赛的选手是由于脚上磨出了水泡,有些则是因为无法忍受衣服潮湿带来的折磨。
专家提醒
量力而行 健康第一
医疗救护站的蒋恒祥主任:在第一次“强制休息”时间之前,已有大概200人到医疗站就诊,但他们均无大碍,最严重的一个选手也就是出现头晕症状。大多数人都是出现了疲劳引起的腿脚酸痛,或是轻微扭伤,这是身体的正常反应。参赛者要量力而行,也可以补充些碱性饮料或食品,以减轻疲劳症状。
大赛裁判员、广州体院苏斌教授:本次比赛赛风赛纪非常好,裁判组分别在登录成绩的站点以及赛道进行监控,目前尚未发现违规或作弊的现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终坚持走完全程的人数预计会超过前面几个赛区,主要因为年轻参赛者多,他们的整体素质比较好,此外,天气也不错,虽然有雨,但并未影响比赛进行。虽然如此,但我们并不建议参赛选手“硬拼”,因为活动的宗旨是有助健康,如果造成身体伤病就有悖初衷了。因此,我主张参赛选手:量力而行,健康第一。
(责编 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