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山地理位置示意图卢泽涛制图 |
|
即墨马山的木化石
|
上游古树木形成的珍贵木化石直到1992年才被村民赵昌晓发现
据专家考证,马山地区在亿万年前曾是一条河,而上游分布着一些古树林。多年来,即墨马山上的木化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前来研究,但木化石最初是怎么发现的却很少有人知道。
上游古树变成化石
马山位于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北安街道办事处和大信镇的交界处,周围有16个自然村庄。在马山方圆几十里的村庄里,不管是天怎么旱,这里从不缺水。专家研究发现,马山脚下的水源不但十分丰富,水中所含的矿物质也比别的地方多。这里还有丰富的木化石资源。
据研究,早在一亿三千年前的中生代,马山地区曾是条大河流,其上游生长着大量的古树,而后这些古树倒地后顺流而下被搁浅,随着地壳的不断变化,在高温、高压、缺氧的特定条件下,形成了今天的木化石。
村民采药偶然发现
在马山木化石保护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最早发现木化石的是一名当地的农民。
1992年的一天,身患慢性糖尿病的即墨市大信镇赵家疃村村民赵昌晓到马山上采药,他在半山腰采药时突然看到一块形状十分奇怪的石头,表面上有许多像树年轮的圆圈。赵昌晓清理后感觉这块石头极像一棵倒下的树木。
第二天,赵昌晓立即将这一发现向当地文物部门作了汇报,后来经专家确认,这是一株罕见的木化石。据测量,这棵木化石长达13米,年轮清晰可见,对研究古代气候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从此,赵昌晓就成了发现马山木化石的“第一人”。当记者想到赵家疃采访赵昌晓时,却被告知赵昌晓早已经离开了人世。
因为马山发现了珍贵的木化石,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从那以后,马山每年都会迎来20多万游客。有关专家称,化石是地层的原始记录,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恢复古生物的属种,从而进一步判断当时的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因此木化石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目前,在马山已经发现的3株较为完整的木化石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马山管理人员已加强了对木化石的保护力度。记者康晓欢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