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独特的老建筑,是青岛人的骄傲,每每总爱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开宗明义,国民当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近观,青岛人对老建筑的“温情与敬意”又该如何。 2005青岛(板块)示范楼盘评审专家、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徐飞鹏先生,对青岛的老建筑多
有著述。本刊特邀请他引领读者进入老建筑的堂奥。 记者:请您先谈谈青岛德式建筑的风格及流派?
徐飞鹏(以下简称徐):青岛的德式建筑形成于德占时期(1897年-1914年),盛行德国文艺复兴以后的古典式样,如“新文艺复兴建筑”,当时青岛城区较重要的马路都是这类建筑式样,如青岛火车站、警察署;同时流行的还有德国“新罗马风”建筑,比如青岛总督官邸;另外还有“青年风格派”建筑,当时在青岛最美丽的建筑都掺杂着新罗马风式样与青年风格派的装饰手法于一体,比如总督官邸、医药店(俗称红房子)。
记者:这是些非常前卫的风格?
徐:并不前卫,在当时算略晚些的风格。德国殖民者以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的文化心态,认为“青年风格派”等式样的建筑更能代表德意志民族。当时,德国已经出现德意志制造联盟新建筑风格,但还只是涓涓细流,被认为缺乏文化的内涵,作为表达殖民主义文化的建筑样式,新建筑并不具有这种优势。
记者:能否谈一下这些建筑的价值?
徐:此一时期、如此大规模的建筑,属机缘巧合,非常难得。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德国也不多见。一是由于当时正值青岛大规模建市;二是经过二次大战,德国这一时期的建筑多遭到破坏。
记者:红瓦、黄墙成为青岛建筑一道靓丽的风格,您对区域建筑风格如何理解?
徐:区域建筑风格大部分在农业社会形成,时值今日,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文化的趋同,由此产生的是建筑的雷同。该如何结合当地的人文特点,保持建筑风格的地方性,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建筑界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记者:说了这么多都是“阳春白雪”,反之那些破败的普通民居是否就该一拆了之?
徐:不能这样理解。历经风风雨雨的建筑,反应了一个城市的脉络,它们已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一些民居反映了这个城市曾经有过的生活状态,成为这个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如果整个城市全是新建筑,割断这一脉络,城市将是不可读的。
记者:旧瓦黝黑、墙皮脱落的房子,当它被修葺一新,是否也就掩去了其间的风风雨雨?
徐:是的。首先,经济发展到一定层面,人的价值观念会改变,对建筑的认识角度也会变化。其次,一个社区、一个群落的居民也会“敝帚自珍”,比如一棵老树,一间村公所,有着整个社区居民的集体记忆与温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的多元化,更多的群体有自我解释的权利与渴望。
记者:把更多解释的权利留给后人?
徐:是的。本报记者张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