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8月1日电(王海声)青岛市政建设工程由于投资数额大、监管弹性大,日益成为腐败高发易发的焦点问题,是腐败分子垂涎三尺的“唐僧肉”。而腐败现象的滋生,使得一些原本为百姓谋利益的建设工程,成了群众眼中的“豆腐渣”。山东省莱西市检察院以建设“平安山东”为己任,尝试探索职业犯罪预防新机制,
力求将腐败苗头化解在萌芽之初。该院在当地水利系统建立起ABCD四级职务犯罪预警体系,采取“四必警”事先警示机制,坚持过程控制,把好腐败高发易发的四关,收效显著,近年来,全市所有已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优质完工,无一人因腐败问题下课或被追究刑事责任。日前,该院干警在春节前夕所做的一场加强廉政建设的法制报告,再次受到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
职务犯罪预警体系的核心在于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掌控实时动态情况,以实现提前预警。该院在与水利系统联合设立职务犯罪预警中心和专职预警办公室的基础上,在水利局下属的10个单位分别建立了预警工作站,通过经常性联席座谈、情况通报,畅通信息传输渠道,与干部职工广泛交流,接受来自基层和群众的反映或举报,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种类信息,跟踪控制每一个可能的腐败苗头,并按职务犯罪隐患大小分为ABCD四级,除对A级没有隐患,不需采取措施之外,对存在一定隐患的B级,按需建章立制;对隐患严重的C级,及时介入监控;对职务犯罪发生概率极大的D级,将提交司法程序处理。
为将职务犯罪隐患级别降到最低,该院以常敲警钟、重建规章入手,协助水利系统建立起“四必警”事先警示机制,即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必警,重大节日前必警,重要职务任前必警,重大生活事项前必警。在预警体系涉及到的最关键部门,无论是干部任职上岗,还是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以及出现工作人员本人或亲属结婚、子女升学、购买高级轿车和超过100平方住房等情形时,预警工作人员均能在第一时间介入,进行廉政谈话,了解款项来源,做到防微杜渐。仅去年一年,该院就举办法制专场报告会5场次,开展预警教育8场次,与重点岗位人员进行警示谈话120人次,平均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法制宣传活动。同时,根据水利工作实际,重新建章立制数十项,特别是新建立的经费开支审批、库存物资管理等制度,在加强财物管理、节约资金等方面受益匪浅。大沽河管理所负责人欣慰地说,如果没有检察官的点拨,我们从没发现管理上还有这么多漏洞,虽然工作中约束相对增加了,但干部职工犯错的机率可是大大减小了。
此外,每一项重大工程上马之际,该院除在开工前一个月由分管检察长亲自出面进行警示教育外,互签《廉洁自律承诺书》,还坚持重点控制,严把廉洁档案、工程招标、施工质量、工程款结算四关,实行了严格的水利工程建设准入制度,已有近10家施工企业因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廉政等方面的不良记录,被取消了投标资格。对工程招标,则采取内部、专家、公证、检察、媒体五位一体的监督机制,每一项工程招标前不仅要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而且纪检部门、水利专家、公证人员、检察干警都必须临场监督招标。同时,建立工程款结算跟踪核查制,定期与审计人员审核工程款结算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预警体系建立之初,一部分干部职工,尤其是工程施工人员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检察机关是在插手水利建设,是对工作人员的不信任。为此,检察干警几次会同水利局有关领导深入各乡镇水库管理所、自来水厂等水利工作第一线,与干部职工代表面对面进行座谈,介绍检察机关职能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的意义,并承诺不参与工程建设,不干扰正常工作。很快,检察干警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就让他们打消了顾虑。一位曾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负责人在谈及这种思想转变时称,从工程开工到竣工,检察机关不仅没有施加过任何压力,还不怕泥泞多次跑到工地,举办反腐败展览,甚至把法制报告会的会场搬到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的专项检查也有板有眼,工程进展非常顺利,工程和资金安全都得到了更好的维护,职工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青岛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镇平认为,在目前青岛市全力筹备2008年奥帆赛的关键时期,一些重点建设项目纷纷投建,预警体系将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的廉洁高效,保护干部不出问题,青岛市检察机关将在一些条件成熟的行业系统,逐步推广这项制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