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特别报道更多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访山西代县贫困生:这里徐本禹太多太多(图)
青岛新闻网  2005-07-27 14:57:29 光明网—新京报
 

彭金宝在村里给一个高中学生当家教,赚钱补贴生活费。

  本报甘肃电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今年理科状元彭金宝去年高考就已经被兰州理工大学录取,但因凑
不齐学费而放弃;今年,家里依然拿不出他上学的学费,但夏河县县委书记车建军答应,将由政府担保给彭金宝贷款,帮助他完成学业。

  高考状元考上兰大化学系

  639分的高考成绩,使彭金宝成为当地高考状元,现已被兰州大学化学系录取。

  昨日上午11时,彭金宝在自己简陋的卧室内,温习着一本高一年级的化学教辅材料。

  他刚刚送走自己所带的家教学生———同村的一个孩子。每天两个小时的补习,彭金宝收入15元。

  彭金宝父亲彭开发,42岁,农民,因阑尾曾动过两次手术降低了劳动能力。“如果没有动过手术,我还可以去工地打个工。”留在家里的彭开发觉得自己没能耐,因为采访时,彭金宝的母亲和已辍学的大妹妹正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挣钱补贴彭金宝的学费。

  彭开发说,他们家祖籍是四川,他的爷爷,彭金宝的太爷爷彭正官是一名红军战士,随红军长征途经甘南时掉队,辗转流落到了夏河县,并在这里娶妻落户。

  正午时分,彭金宝开始为家人做饭,炒土豆和馍馍(馒头),就是这样的饭菜,这个家庭都很难保障。

  去年凑不齐学费而弃学

  “我必须考好,没有退路!”彭金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砸,虽然贫困的家境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两次参加高考都取得优秀成绩,证明了彭金宝是一个强者。去年高考,彭金宝成绩为596分,虽然没有考上第一志愿西安交通大学,但他仍被第二志愿兰州理工大学录取,彭金宝想去就读,却因凑不齐学费而放弃了。

  “去年家里凑了4000元多一点,仅够交学费,但生活费和杂费算下来要6000元,那时候我还以为新生不让贷款呢。”彭金宝有点遗憾。

  今年,彭金宝当了全县高考状元,可家里只凑了2000元钱。令彭开发父子稍微宽心的是,夏河县县委书记车建军答应,将由政府担保给彭金宝贷款。记者未能采访到车建军本人,但从县招生办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车书记有过这样的表态。

  网兜提出一堆荣誉证书

  在彭金宝家客厅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2003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甘肃赛区比赛大合影”,提起这次比赛,彭开发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从柜子深处提出一个网兜,里面全部是大红皮子的荣誉证书。这些摞到桌上足有一尺高的证书中,仅彭金宝中学时期的三好学生证书就有11本,此外还有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等各种奖状。

  彭金宝说,他对数理化都很感兴趣,所以没有怎么特别去学也能取得好成绩。对于这次之所以报考兰州大学化学系,除了化学是这所大学的名牌专业,毕业后就业比较容易找工作外,就是他对化学很感兴趣。

  在彭金宝卧室的墙上,除了周杰伦的明星照,挂在正中最醒目位置的,是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

  留在家里的还有彭金宝16岁的小妹妹,正上高一的邵彩萍。彭开发说小女儿学习也不错,和哥哥有一拼,将来也会去考大学。

  ■寻访日记

  一个贫困家庭走出俩大学生

  7月25日 多云转阴雷阵雨

  早上刚起来,我们队的白洁就说自己昨晚感冒发烧了,虽然吃了药,但没有好转的迹象,早上她没怎么吃早饭。想让她在屋里休息,不要跟我们去寻访了,但是她怕我们俩忙不过来,还是执意要跟我们同行。

  寻访的第三站是贾志峰的家,那是个在公路边上只建了半截的房子,还有临时居住的棚子。他父亲说要先解决贾志峰的学费,明年再想办法筹钱建房。这家有3名正在读书的孩子,其中两个大学生,在山村农民家庭里是少见的。

  以前贾志峰经常发牢骚,埋怨自己为什么生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父母听见了只是不吭声。直到有一次,穿得破破烂烂的父亲到学校交学费,周围的老师同学都见到了,但是贾志峰当时并没有感到被笑话,反而他开始理解了父亲的不容易。

  从此,他没有再埋怨,而对父母说借到钱就借,还不起的等他长大了还。高二的时候,家里没法给上大学的哥哥提供学费,贾志峰开学10天了也没有学费交,10天来他一直没有心思上课,整天考虑要辍学一年,让哥哥顺利读大学,自己打工、干家务减轻家里负担,一年后再复学。但是父亲马上否决了他的想法。

  高中最后两年,他常在电话里跟父母沟通,父母的话成为他巨大的动力来源。其间,他第一次在给家的信里写了父母别再操心之类的话,妹子告诉他,母亲读信的时候哭了。

  在山里走了几天,共同的感受就是在这样的农村家庭里,总是几个人的牺牲———父母或兄弟姐妹,成就一个人的大学之梦,但是这个被成全的学生却都说没想过个人的理想,而更多的是提亲人、家人和国家。

  河南志愿者小分队

  ■对话

  “我们这里徐本禹太多太多”

  山西代县二中副校长称只要学生考上了,学校都要想办法让他们去上学

  石怀珠说,当地没考上大学的很少有人能摆脱贫困。

  本报山西电 山西小分队每到一个村子,代县二中的孩子们总是早早地站在村口迎接他们的副校长石怀珠,然后上车和校长挤在一个座位上。和大多数城里高中校长不同,作为一个贫困县中学负责招生的副校长,石怀珠几乎和二中每一位学生都非常熟,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全靠学校老师挨家挨户地走访。

  记者在几天探访颠簸的途中,和这位朴实的校长进行了对话。

  英语基础差影响孩子大学学习

  新京报:家里的贫困一般是会导致孩子成绩下降,还是会更激励他读书?

  石怀珠:有一些孩子因为买不起复习资料,会愁眉苦脸,甚至影响学习成绩。但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因为家里贫困更加努力。有一个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叫郭计东,前段时间写信给我说打算考研究生,自认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他说自己是用了别人“扫大街”(逛街)的时间去学习。这个学生当年上高中就是靠卖了家里毛驴的700多块钱来上学,在学校读书特别努力。

  新京报:代县出去的学生大学里成绩怎么样?

  石怀珠:都还不错,这里出去的学生学习都很努力,肯吃苦,10个大学毕业生里有7个是研究生。但因为我们县里的英语基础素质教育太差,他们去了大学后英语口语总是跟不上城里孩子。

  20%未上线学生选择复读

  新京报:今年二中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

  石怀珠:今年一共800多高考生,56人上一本分数线,183人上二本分数线。加上考上专科等院校的,最后没有被学校录取的有三四百人。

  新京报:孩子上大学能改善家里条件吗?

  石怀珠:我们学校1990年才开始招高中生,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工作都还不久,现在看还不太明显,但都能帮上点忙。以前有个学生叫王宝凤,家里穷得只有半个脸盆,舀水的瓢漏得不成样子,一手舀水要用另一手接着水。

  后来她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带走了家里3个铺盖中的一个,前两年又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她自己打点工,和老师做课题,已经能帮上家里了,去年她刚给家里安了一部电话。

  新京报:没考上的学生一般做什么?

  石怀珠:一些回家务农,一些进城打工,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继续复读。在我们这里,没考上大学的很少有人能摆脱贫困。

  学校经费主要靠收取赞助费自筹

  新京报:办学校的难处主要在哪里?

  石怀珠:主要是经费难筹,老师难带。现在老师来应聘时首先问待遇,很多人听了我们学校每月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马上就扭头走了。

  新京报:那别的经费是怎么筹集的?

  石怀珠:我们戏称为“拉讨要”。首先是想办法拉一些关系,向县里、市里或者省里的政府争取一些额外的费用。其次就向一些县里富裕的人讨一些捐款。但最主要的一笔经费来自于学校每年留出120个计划外的招生名额,让那些分数不达标的学生每人交1000至3000元的赞助费。

  新京报:当这样一个贫困县的校长累吗?

  石怀珠:太累了。我们这里像去年“感动中国”里报道的徐本禹那样的老师太多太多!

  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都上学

  新京报:考上大学的孩子都去上学了吗?

  石怀珠:是的,只要考上了,学校都要想办法让他们去。我们学校有2800多在校生,176个教职工,每人捐一块钱就能凑2900多块钱。以前我们有个学生叫王妙平,考到了中央财经大学,入学需要2万元。学校发动全校师生捐款,捐上来的钱有1块、5块的,还有5毛的,最后加上社会捐的总共14800块钱,总算把她送入了大学。

编辑:林彦婷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人头马待客:志愿者泪水能否警醒公款吃喝?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