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未来半岛城市群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宛如一只携带密码的羊皮卷,经过多重历练终于今年3月芳颜初显。这一关乎未来山东半岛的总体蓝
图,描摹出未来15年半岛城市群发展轨迹,同样也昭示着整个山东地区未来的发展脉络。    近日,就这一规划主要内容,记者与山东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副处长郭京堂进行了对话———
   两大品牌先行
   记者:我们注意到,《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提出了打造“两大品牌”的概念。请问,提出两大“品牌”的初衷是什么?
   郭京堂:规划把建设山东半岛国际化都市群和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作为“两大品牌”提出是有着深刻意义的。当今世界发展趋势表明,区域竞争力将是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目前,美国、日本是发达国家的代名词,在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已经成为发达地区的代名词。因此,一个区域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品牌意识。山东最出名的是半岛地区,我们要把山东半岛在国际上叫响,要有实际的载体,这两个载体就是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我们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未来中国的第三增长极,让人们一提到发达地区,就联想到山东半岛城市群,要让半岛制造的产品代表山东半岛的形象。
   为什么一定要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两大“品牌”?因为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想要争取进入国家战略,必须先让别人知道山东半岛的“品牌”。目前国家区域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对半岛城市群这个概念还并不十分清晰。中科院的一位资深经济地理专家在前段时间的一次演讲中勾勒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辽东半岛等全国五个最发达和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遗憾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还没有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究其原因,不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实力不够,而是没有把“品牌”打出去。
   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市的GDP总量已超过京津冀地区的2/3,相当于东北三省的2/3。人均GDP为京津冀城市群的1.3倍,比辽中南城市群高出13%;单位土地面积占有GDP分别为京津冀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的1.8和1.9倍。但是,由于开放意识不强,山东半岛城市群一直游离在研究者的视野边缘。同时由于山东半岛城市群没有强有力的“龙头”城市,也导致了山东半岛地区未能像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和以北京、天津为龙头的京津冀地区那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十大集群拉动
   记者:同一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形态,正在主导着世界经济版图模式。这些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吸收聚集了稠密的经济能量,培育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产业和企业。《规划》中指出,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培植10大产业集群,您认为,这10大产业集群对培育半岛城市群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方面的意义在哪里?
   郭京堂: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正在演绎着一个有趣的空间模式。产业集群作为“本垒”培育了所在国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经济中不寻常的竞争能力。
   顺应跨国公司投资由低成本区位转向产业集群区位的新趋势,积极推进全球化与本地化的有机结合,半岛城市群制造业基地将紧紧围绕7大战略优势产业和产业核心企业,形成10大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产业集群,降低生产流通成本,放大区域带动效应,带动整个制造业向大规模、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这10大产业集群是:以微电子、光电子和新型元器件为基础、计算机、通信产品及软件产品为主导、信息应用服务协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信息家电为龙头和为大型优势家电企业做配套与服务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以汽车用发动机、空调器、车桥、轮胎和主要零部件等相关产业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以船厂用钢板、系列柴油机、锅炉、锚链、五金、仪表、化工、建材、计算机、应用软件等配套产业形成的造船工业产业集群;为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项目配套的大型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纯碱、溴系列产品和海洋生物化工为主要内容的海洋化工产业集群,以及钢铁冶炼、加工产业集群,新材料制造产业集群,造纸产业集群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在半岛城市群范围内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正是为了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在半岛区域内形成整体优势,集中培育创新能力强、名牌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并通过横向联合、“挂强联名”、并购重组等形式,努力形成一批综合素质高、抗风险能力强的“航空母舰”,最终实现一个名牌带起一批企业、一批产品的效果。这10大产业集群策略将对培育半岛城市群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本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港口合力出击
   记者:《规划》中提出,实现目标要实施以港兴区、园区带动、经济国际化和区域一体化四大战略,我们注意到,其中以港兴区战略不但是四大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而且与其他三大战略的实施休戚相关。同样我们发现,这次规划提出的青岛港建设为“北方航运中心”,与先前提出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有所变化,请问,这一提法对未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港口发展战略有何影响?
   郭京堂:《规划》这次提出要把青岛港建设成为北方航运中心,尽管没有提出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但是我认为,青岛港是最具有潜力的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未来青岛不但要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而且很有可能与日本神户和韩国釜山共同成为东北亚最重要的国际港口,这一提法并不会影响到未来山东港口的发展战略。
   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海岸线约3000公里,其中基岩海岸约2000公里,可建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居全国第一位;山东港口的总吞吐量在全国位于第四位,外贸吞吐量位于上海港之后,位居全国第二位。而青岛港的单个港口吞吐量要高于大连港,与天津港不相上下,12000万标箱的集装箱吞吐量在东北亚也是屈指可数的。从港口发展潜力看,青岛港比天津港和大连港要大。青岛港可停靠20万吨级的巨型船泊,而尽管天津港目前的总吞吐量比青岛港略高一筹,但是渤海湾10万吨级的泊位要伸出海里5到10公里,20万吨级的泊位建设十分困难。因此从长远发展看,青岛港最有可能超越天津和大连成为北方航运的龙头港口。
   港口将是未来半岛的希望,可以说没有青岛港就没有今天的青岛,而没有青岛,山东半岛的未来就要重新改写。所以青岛一定要抓住上海进入世界航运中心行列的机遇,立足本区,面向世界,努力确立起东北亚和我国北方地区港口经济强区地位。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区域内海岸线长、港口条件好,特别是青岛作为北方最优良深水大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以港立市,以港兴区,依靠港口带动实现半岛经济的迅速腾飞。并争取形成与神户、釜山港口三足鼎立的东北亚航运框架格局。未来一旦形成这样的框架,东北亚航运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记者:完善以青岛为龙头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增强腹地竞争能力,半岛港口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郭京堂:青岛港要切实用足用好北方港口条件最优、发展潜力最大这个战略性优势资源,搞好与上海港的分工与合作,力求形成北方航运中心。到2010年,全区港口吞吐能力争取达到5亿吨,超过浙江、广东,进入全国第二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200万标准箱(TEU),超过广东、接近上海。青岛港吞吐能力要达到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100万标准箱(TEU)。到2020年,全区港口吞吐能力要达到8亿吨,比2010年增加60%,超过韩国、接近日本目前的水平,确立起黄海经济圈港口经济大区地位;其中青岛港吞吐能力要达4亿吨,基本形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
   到2010年,除青岛港外,烟台港和日照港都要跻身于亿吨大港行列。东营港港口要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龙头”。同时,到2020年,海洋特别是远洋运输能力要赶上天津,接近上海。此外,临港工业方面要在努力做大做强船舶修造工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的同时,以港口为依托,积极发展需要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的化工、钢铁、造纸、木材加工、来料加工等运量大、外向型的临港加工工业和装配工业,形成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临港重化工业基地。
   期盼“龙头”腾飞
   记者:有人对青岛的龙头地位提出质疑,理由是建国初期青岛占全省GDP的40%,而现在却不到全省的20%,您对青岛的“龙头”地位是怎么认为的?目前青岛这个“龙头”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郭京堂:“龙头”带动策略是山东半岛城市群走向世界和避免区域内恶性竞争两大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哪个城市做龙头,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世界区域龙头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城市群体的发育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一个龙头城市,龙头城市的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的一定历史相适应。上面谈到建国初期青岛占全省GDP的40%,而现在却不到全省20%的问题,它恰恰是一个进步而不是倒退。建国初期青岛占全省GDP的40%,是一种“据点城市化”形态,是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典型表现。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变建国初期的青岛、济南双极拉动为17个地级市多极拉动,发挥了多个积极性,才形成了今天的群雄并立格局,这是一个很明智的战略选择。我们用单个城市的力量与一些大的国家集团和区域集团抗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进行区域联合、走区域一体化的路子已势在必行。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没有一个“龙头”城市引领是难以想像的。
   我认为,尽管青岛在山东半岛的经济比例比从前降低了,但是无论从经济总量、城市规模、交通设施、基础建设等方面,还是从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能力和服务能力方面,青岛都当之无愧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但龙头城市要有龙头城市的要求,要具备龙头城市的功能,这是一篇大文章,要深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青岛真正要做一个国际化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功能还远远不够,可谓是任重道远。同时,要培植区域”龙头”城市,仅仅研究青岛怎么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研究“龙头”城市青岛与其他功能城市之间的关系,即七市和全省应该为青岛做些什么和青岛应为七市和全省做什么的问题。这是“龙头”问题的核心,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龙头”昂起就无从谈起。北船重工海西湾修造船基地巨大的产业链正在日益形成。目前,这一带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新的船舶产业基地。■本报记者徐瑞蔓
   
■傅学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