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特别报道更多 > 评论分析 > 正文
火化间送尸车旁开办主题班会 生命教育不应当回避死亡
青岛新闻网  2005-04-05 16:50:48 红网
 

  31日下午,海口市殡仪馆火化间的送尸车旁,海口景山学校高一(6)班的全体同学静听着火化工人讲解一具遗体是如何火化而成为一堆青灰的。送尸车在火化师傅的操作下左右移动,同学们的神情渐渐凝重起来。原来这是该班主题班会活动——“关爱生命、健康成长、遵纪守法、争做新‘三好’”的一部分。(4月2日南京日报、
南京晨报)

  这样的生命教育不但笔者是头一次听说,相信绝大多数人也都闻所未闻。所以争议自然是难免。既有家长说,学校组织学生到殡仪馆参观很容易给学生心灵上留下恐惧的阴影,对孩子以后成长不利。也有家长认为这种教育孩子的活动,很有创造性,也很有道理。

  同样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比较倾向与后者,毕竟生与死本身就是无法回避的,既然无法回避,那么让孩子知道生命的珍贵,何错之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生命挫折的年代,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肯定自我生命价值及意义的人而言。他们常会觉得生活无聊、内心空虚,找不到人生的重心及希望,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的高社会道德价值或经济压力时。而这样的情况在高中生中同样存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自杀率逐年上升,其中青少年占有相当比例。有资料表明,其中高中生的自杀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生命只有一次,请青少年们珍重再珍重!”,似乎这句话对活着的人而言,永远只是乞求,那是因为青少年们并不认为死会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没有认清死亡的真相,不知道该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最重要的人生课题,并珍惜活着的每一刻,积极学习。

  近几年来我们的教育界一直在倡导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然而要知道这样的生命教育并不是平地起高楼,更不是赵括的纸上谈兵,只有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学生才会真正珍惜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参观殡仪馆,甚至去了解一具遗体是如何火化而成为一堆青灰的,这并不无知,也不可怕,因为这本是一件抱着“关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活动。

  当笔者看着学生“屏住呼吸、瞪大眼睛,静听讲解”的神态,在看看一些家长焦急不安的神情,不禁哑然。难道说连孩子都能坦然面对死亡,而家长却做不到吗?爱因斯坦曾说过:人能感受到最美好的事物是生命的奥妙,亦即人们因确定有死亡而选择生命。我们感受到自己对生命的渴望与热情,此种愉悦充实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渴望与热情之情永远是我们的良师。希望我们的生命教育真正能化茧成蝶!(蒋毅)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 站内检索

 ■ 精彩链接
青岛,扬帆2008
新视角看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