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特别报道更多 > 评论分析 > 正文
短信卖枪和网上卖考题 也看警方的提醒和教育部的保证
青岛新闻网  2005-01-20 13:06:38 法制晚报
 

    市民的手机短信中接到办理文凭、证件、车牌、发票、刻章甚至供假钞、枪支、黑车等大量非法内容的广告,将情况反映给报社,记者询问警方,警方提醒说,这种“网上卖枪”行为多是骗人钱财的;(《重庆晨报》1月16日报道)

    高价兜售2005年考研试题的邮件发到一位先
生的电子邮箱中,这位先生及时向报社记者反映,记者采访教育部,某工作人员的回答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都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考生不要相信出售考研试题的网上小广告,免得自己上当受骗。(《新京报》1月16日报道)。

    这两则新闻反映问题的性质都很清楚:如果他们的“业务”是真,这些人已经违法,不但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而且他们也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这些人的“业务”是假,就属于诈骗行为,同样也应该将其绳之以法。但是当地的警方和教育部的回答却轻描淡写,一个仅仅是提醒,一个是信誓旦旦的保证。

    我不明白警方何以对“骗人钱财”如此宽容,更不明白警方为何这么有把握地认为这些广告目的只是“骗人钱财”,难道假文凭、假证件、假车牌、假发票没有泛滥成灾?难道假钞票、黑车、假枪没有危害社会?我更不明白教育部何以对自己的保密措施这样自信,要知道英语四六级考试网上泄题事件引起的争议犹然在耳,而且纵观近年来国家的统一考试,泄题事件时有发生:大到高考、自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小到英语四六级等。

    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尽管十分狡猾,但毕竟留下了电话或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为什么就不能先将事情弄清楚?警方的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是止于提醒。至于教育部工作人员所说的严格保密措施,笔者不知道“严”到了何种程度,但既然有人叫卖试题,最起码也应该看一看试题的真假。(子非我)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 站内检索

 ■ 精彩链接
青岛,扬帆2008
新视角看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