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金领”被人遗忘
中外交流场合,发言者讲的明明是外语,但你戴着耳机听到的却是汉语——这就是同声传译的翻译员在为你服务。武大研究生夏方耘和彭珺就是干这行的。昨日,她们向记者透露,做这一行需要智慧和汗水。
据介绍,同声传译一句话翻译完与原话说完一般
仅隔3秒钟。湖北省能做同声传译的不足20人,全国持有联合国认证的同声传译员也仅50余人。在北京、上海,一次8小时左右的会议,翻译报酬可达1.2万元,相当于每分钟25元。在武汉,每小时的薪酬也可达千元,他们被称为“外语金领”。
在武大举办的一次校长论坛上,来自全球24所知名大学的校长与会。会场后方设有几个同声传译房间。担任此次论坛同声传译的夏方耘说,翻译员要保持低调,让自己成为被听众遗忘的人。
翻译时,戴着耳机的同声传译员紧盯发言者的口形,凝神听讲话内容,要在瞬间译成汉语,传递给戴耳机的听众。因同声传译的脑力消耗较大,同声传译一般是两三人一组,隔20分钟轮换一次。
台下苦练“一心四用”
台上辛苦,台下更得用功。每次翻译前,要尽力收集资料,先翻译生涩之处,加强记忆。即使提前拿到发言稿,也只能供参考,有时,对方准备1小时的发言稿,正式发言也许只有一刻钟。更多时候是得不到发言稿的,尤其是涉及专利内容的,发言人往往秘而不宣。此时,译员只能围绕其讲话主题搜集资料。
彭珺说,合格的同声传译员要做到“一心四用”,边看、边听、边想、边说。一次,一名法国人原计划用英语演讲,但中途因觉说英语吃力,他禁不住用法语讲了起来,译员不能翻译,听众面面相觑。此时,译员的应变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日常训练中,练得最多、也最难的就是“影子训练”。彭珺和夏方耘当场给记者演示:请一名教授说中文,她俩紧随其后翻译成自然、流畅的英语。记者解鸿震
实习生傅晗
编辑 张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