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老师拿出教师资格证和自己参加培训取得的优异证书时一脸无奈
这张存折记录着代课老师们六年来每月实领的工资数300元
一位表现教学优秀的代课教师获得的荣誉证书
获得1993年第13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由何群导演的《凤凰琴》极为生动地再现了山区民办教师的艰难处境:既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忍受着困乏的物质条件而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民办教师的崇高,更使我们感到在教育战线存在着资金匮乏、投入太少、弄虚作假、人才断层、不正之风严重等诸多问题。十多年过去了,这样的教师们的景况是否有所改善了呢?日前四川新闻网记者对仁寿县八百多名代课教师的采访事实证实,要想真正把“三个代表”落到实处,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近日,四川新闻网麻辣论坛中刊出了一篇名为《仁寿县克扣教师工资,手段翻新令人震惊》的帖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该帖称,从1998年开始,共计有800余名大中专生回乡执教遭受到不公正待遇。其中,1998、1999、2000年毕业共800余名教师被安置成“代课教师”,而这批代课教师的工资到2004年为止,也仅有300元左右,至于医保和社保等福利待遇更属奢谈。那么,事实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6月23日,正当大家欢度端午节的时候,四川新闻网记者悄然前往仁寿县核查情况。
代课教师们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在仁寿县,记者找到了一些1998年、1999年毕业的教师了解情况。教师曹宏(化名)曾在2002年荣获学校所在地全区初中语数外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003年荣获初中当年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1995年自己家里向邻居借款2万余元,由仁寿县教育局委培到川电大读书于1998年毕业,当时在眉山地区教委给仁寿教育局的毕业分配介绍信上写明工资待遇是215元。可是回到仁寿教育局分配的时候,当年和他一起毕业的200名委培生,在与仁寿县教育局签订了一份协议后,全部变成了政策性代课教师,每月工资仅为180元。
那么,这是什么样的一份协议书呢?曹老师出示的协议书上这么写着:根据县编委会议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和1998年大中专生的具体情况,规定“统招生安排到边远山区学校聘用为公办教师,委培生安置到偏远地区学校任代课教师,领取代课金,实行聘用制。委培生连续工作五年后,根据政策和工作需要,经考试考核择优聘为公办教师。经研究,同意以下条件者可予以安置,否则不予安置……代课教师委培代课金为180元。”
据曹老师讲,当年其他县的委培生回县后,全部都安排成了正式的教师,唯独回仁寿县的他们被挤在了公办教师的门外。更加令人费解的是,1999年和2000年毕业的委培生同样继续享受此种“待遇”。后来教师们不服,就到眉山地区教委上访,每上访一次工资涨一次,最后一直涨到如今的320元左右,但是其他的医疗保险和社保仍然没有。“连看病都看不起,更别说养家糊口了”,曹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直到现在为止,曹老师家里因读书所借的外债仍未完全还清。在仁寿县,像曹老师这样情况的代课老师还有很多。
“我们的教师还有人因此而精神失常的”,一位叫吴敏(化名)的教师告诉记者,“去年一位女教师因为承受不了压力,变得有点痴呆了。其实这名教师教书质量挺不错的,有一次她带的那个班考得好,有些正式教师就在背后说她不是正式的(教师),再玩命教工资还是那样,再怎么教也转不了正。后来这位年轻女教师就有点神神叨叨了,真是可惜啊。”
“在仁寿教书的精神压力太大了。就拿转正来说吧,2000年通过教育局出题考试按照分数择优转正了50名,2003年通过同样的方式又转正了200名。其中有一位女教师仅仅因为改错了一道题而错失转正机会,气得当场撞墙,就跟范进中举似的”,一位叫杨平(化名)的女教师气愤地给记者说,“这些事全县的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有些男教师30岁了还没有讨老婆,因为穷,根本不敢提这事儿。有些结了婚的又纷纷离婚,主要也是因为家庭拮据。没离婚的生了小孩,买奶粉都成问题,更别说孩子上学了。有时别人问起职业、提起收入时,根本不敢说自己是教师。后来,有的代课教师因嫌工资太低了,就干脆外出打工去了。”
代课教师们对于转正的质疑
一位姓刘的教师说,“199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做好199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川办发(1998)25号文件第六条上说,普通高等学校计划内自费、函授、和电大等普通专科班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仍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1991年自费、函授和电大普通专科班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川办发(1991)65号文件的规定,办理就业派遣工作。后来,我们通过一个律师找到了川办发(1991)65号文件。文件上第六条规定,被全民所有制单位、事业单位录取为干部的毕业生,其见习期和工资待遇,按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统一分配的毕业生的有关规定执行。被接受为工人的,按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工资待遇参照录用干部的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执行。问题是,我们又是按照什么标准执行的呢?”
“今年教育局又出了文件,从6月25日至6月26日集中考试转正。之前,2002年教育局组织了一次转正考试,但是限定了名额为50名。2003年又组织了一次,那次有200人被转正。本来这没啥,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教育局竟然不准教师们核查分数。今年又要考试了,可是每科代课教师的心里都在打鼓啊。有消息说要全部解决完,但是很多人不相信。不少老师对此次考试的透明度提出了质疑,像谁来阅卷,谁来对此次考试进行监督以保证公平和公正性等?而且老师们对考试内容也有疑议,像报考教小学的老师是考初中的语文、数学和教材教法;报考教初中的老师,则是要考高中的语文、数学和教材教法。这条硬杠杠,除了教语文和数学的教师可能感觉不太难外,教其他科的人可就有点悬了。而且,这样的考试根本没有体现出对实际教学能力的考查,难道教师的教学能力仅靠语文和数学就能体现出来吗?“一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老师,愤怒地对考试转正的办法提出了质疑。
教育局长表示将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当天下午,记者找到了仁寿县教育局,但是县教育局局长张锦华和人事股长陈涛已到县人事局开会。随即,记者又赶到人事局,终于找到了正准备开会的张锦华局长。开始,张局长以要开会为由拒绝记者采访,记者表示不会打扰他开会,愿意等会开完后再采访他。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张局长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据张锦华介绍,1998、1999年毕业的中师、师范毕业的委培生都是1995、1996年进校的,当时教育局和这些委培生签订了委培合同。按当时这批学生进校的政策,按理说是应该进行正式分配的。可是,1998年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一个《关于冻结机构编制和人员的通知》。当时的眉山地委和眉山地区行政公署根据《通知》精神,向眉山地区的县市下发了《关于冻结机构编制和人员的意见》。《意见》中有一条规定,即计划外大专毕业生(自费、电大、夜大、函大)和委培生一律不得进入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因为属于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所以这批委培生也就只能按代课教师进行安排,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后来学生找到教育局要说法,教育局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后,出台了一个代课教师5年以后择优转为公办的承诺,1999年的毕业生也同样执行该承诺。在2000年下半年,政府要求清退所有临时人员,教育局为保护这批人,所以在代课教师前边加上“政策性”三个字,并要求使用这批人的学校不得对其轻易辞退,辞退必须报人事局和教育局批准。至于教师们的工资,因为不纳入财政预算,因此主要由各自学校支付。
那么,学校的政策性代课教师工资的钱主要从哪里来呢?据张锦华介绍,这笔钱是从学校的节余中如勤工俭学、伙食团等收入来源中来支出,所以政策性代课教师的工资很低,但同样可以进行职称考评。除了社保和医保没有外,其余的全部和正式教师没有区别。
张锦华说,为了兑现当初对这部分代课教师的承诺,仁寿县教育局2002年限额招考了53名政策性代课教师,2003年又招考了208名政策性代课教师,现在政策性代课教师只剩下490多人。除了部分教师自动离岗之外,目前还剩下432人。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仁寿县教育局今年将实行不定额录取,只要考试合格的,马上录取转为公办教师,有多少收多少。至于考试不合格的则马上辞退。
至于考试为什么只考语文数学等科目,而不涉及到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评估,以及应该由谁来监督考试的公正和公平性等问题,张锦华说,这些毕业生都是中师和师范毕业的学生,他们应该是通才,考试应该没有问题。况且教育局事先给他们指定了复习范围,不合格也说不过去。至于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张锦华只是简单地表示“肯定勿庸置疑”。
人事副局长称编制少无法安排
随后,记者就编制和1998年安置毕业生的政策问题,采访了仁寿县人事局一位姓尤的女副局长。尤副局长说,仁寿县是一个人口大县,教育系统严重超编,而且编制分配极不均匀。城区的编制占得多,乡村的又占得比较少。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城里的教师不愿到偏远的乡村教书,造成了乡村教师的缺乏。
那么,为什么不把城里的编制转移到边远山区,或者增加一点偏远山区的编制呢?尤副局长说,由于整个教育系统已经严重超编导致无法再加,她本人对于这些教师的工资深表同情。
然而,记者通过其它渠道拿到了一份《仁寿县缺编学校名单》,上面登记的54个学校清楚地显示出仁寿县存在严重缺编的情况。其中缺编学校最多的有18名,最少有2名,总共缺编额为632名。对于记者出示的《名单》,尤局长表示这份名单不是权威部门核定的,因此不能作为缺编的依据。
那么,一下要安置400多名教师,编制又从何而来呢?据尤局长说,现在的编制有一部分是省市给的,还有一部分就是清退出来的。据知情人士透露,仁寿县的教师,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师本来就缺,能到哪里去清退呢?而省市到底给了多少个编制,尤局长以涉及机密为由拒绝透露。至于说1998年的委培生安置没有参照199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文件执行一事,尤局长则称自己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文件存在。尽管记者随即向尤局长出示了该文件,但尤局长翻看后仍旧表示,自己肯定没见过这份文件,所以人事局当然没有办法按此文件执行。
然而,就在记者采访结束后准备离开仁寿时,又接到了一位教师打来的电话,要求记者在文章里千万不能透露教师们的真实姓名。据说是因为就在前不久,某位教师曾给一家媒体反映过问题,结果导致媒体前往仁寿采访此事。闻讯后,仁寿县教育局“雷霆大怒”,声称如果再有导致记者下来采访或者接受记者采访的事件发生,一旦查到是谁干的,马上就取消其转正考试资格。这位老师说,目前,教师们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学校的监视之中,他反复恳请记者体谅他们的难处。
6月25日至6月26日,仁寿的代课教师们又将走进考场,去面对他们生命中也许是最重要、甚至可能是最后的一次集中转正考试了。在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艰辛之后,我们衷心祝愿所有老师全部都能称心如意,彻底甩掉“代课教师”这顶太沉重的帽子。
编后语
每个月只有300左右的工资,这个在成都市仅仅只是近乎于低保水平的一个数字,却有数百名教育我们下一代的教师们一领就是六年。当记者在采访中向两位局长描述那些代课教师真实的生活状况时,两位局长久久没有说话。这时候的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同样不知道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将代课教师们推向了如今这样的窘境。然而我们可以知道一点,那就是如果1993年的《凤凰琴》曾经打动过我们,在2004年的今天,我们仍旧还在面对着同样沉重的事实。对于仁寿代课教师们的现状,你都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欢迎广大网民拨打四川新闻网热线电话028-86512862,或者参与我们的论坛讨论。
四川新闻网实习记者 苏俊
责任编辑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