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专题 > 2004韩国周 > 专题图片 > 正文
“韩流”热拂大青岛
青岛新闻网  2004-06-14 10:44:24 青岛晚报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目前,在整个韩
国对华投资中,43%的投资项目集中在山东省,这其中一半以上又集中在青岛。青岛,已成为韩国对中国投资额最大的城市。”  

  引子

  1989年,在偏离青岛市区的流亭镇,一家名为“青岛托普顿电器有限公司”的企业开张了。因为是岛城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当年其开张场面之隆重对许多流亭镇居民来说记忆犹新。但当时的人们还无法预料到,20年后这家韩国独资企业在整个青岛市对外开放史上的重大意义:随着青岛招商引资的大门由此向外全面敞开,一批批满怀投资热望的韩国投资者,带着源源不断的资金飘洋过海来到青岛,办企业、开餐馆、做美容、办学校、购房安家……

  时光匆匆走过了15年。今天,青岛市民无论是在街头漫步,还是在商场超市购物,已很难把身边的韩国人从青岛人中分辨出来。而去韩国人开设的美容店、美发店、酒吧体验“韩流”,更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津津乐道。

  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眼里,中国没有一座城市对他们的诱惑力能与青岛媲美。青岛,已成为最适合韩国人投资创业和居住的城市,成为一片对他们来说魅力无限的投资热土。 

  青岛的“韩国味”

  ●青岛韩国国际学校:目前,由韩国企业团体或个人专为在青的韩国子女筹建的青岛韩国国际学校已报教育部审批,并开始试招生。另两家韩国学校正在筹备中。

  ●韩国一条街:位于城阳区正阳路以北、金阳热电厂以南,占地330亩。由韩国客商投资,拟分为高档餐饮、特色专卖店、主题商场、休闲娱乐、民风民俗商品五大功能区,突出韩国特色。

  ●韩国周:在今年7月3日至9日在青共同主办中国青岛—韩国周。韩国周期间,将举办一系列经贸科技交流活动、文化交流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

  他们是韩国人

  几天前,记者无意间走进漳州路上的一家不起眼的名为“三村”的咖啡店,正欲仔细分辨吧台里年青漂亮的女孩儿说的是何种语言时,旁边服务生的一句“她是韩国人,店老板”的解释,打消了我的疑惑,我不由得捧着这杯韩国女孩为我磨制的咖啡大发感慨:青岛的韩国人何其多!怎么连这家起着中国名号的小店竟也是韩国人开的?

  我的感慨让我再一次细细观察起青岛这座海滨城市与“韩国”两个字相关的一切。

  眼下在岛城,无论是青岛人还是韩国人,只要需要,随时随地都可拎起背包登上往返青—韩之间的航班;在青的韩国人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韩国人自己开设的学校读书,这里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部一样不少,并采用韩国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漫步在岛城大街小巷,标着韩国字招牌的烧烤店、服装店、美容店随处可见,服务员可以分别用韩语、汉语为你提供服务;就在不久前,韩国观光公社的官员们在海天大酒店摆开宴席款待青岛人,并向青岛人推介韩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再过一个多月,由青岛市政府与大韩民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共同主办的“中国青岛—韩国周”将在青岛隆重举办……

  无庸置疑,缘于20年来的对外开放,青岛已和仅有一海之隔的韩国之间有了颇深的渊源。

  韩国人为何对青岛情有独钟?

  市外经贸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方面因着我市实行的积极主动的招商引资政策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一方面因着第一批韩国投资者的成功经验的示范带动,一方面因着青岛与韩国在地理环境、气候和文化背景的相近以及便利的交通状况,另一方面还因着韩国人喜欢结伴“扎堆”的特性。

  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来到青岛,他们或是来投资创业、工作,或是来青探亲、旅游。很多韩国人待在青的企业或工作稳定下来之后,便纷纷在青岛购置房产,并把家人和亲朋一同接来居住。还有的象前面提到的在漳州路上开“三村咖啡店”的韩国女孩,在青读书时找了青岛的男朋友,便留在了青岛;而往来于青—韩之间的“候鸟式”的韩国人也很多,每逢周末,以家庭为单位的韩国人“飞”来青岛打上一天高尔夫,第二天游玩一番之后再“飞”回韩国。记者还听说有的韩国人因为喜爱青岛,便将妻儿安家在青岛,一边在韩国忙事业赚钱,一边飞来飞去。

  来自韩国驻青领事馆提供的数字显示,随着青岛对韩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目前常年在青生活和工作的韩国人已超过了5万,其中在青岛各中小学就读的韩籍学生达两千余人,占了外籍中小学生的90%以上。   

  “从1987年到1992年,我多次辗转来到中国,在先后考察了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之后,最后选定了青岛。我太喜欢这座城市了。”   

    采访对象:辛亨根

  职务:韩国驻青总领事

  采访时间:5月10日

  1994年,韩国驻青总领事馆正式设立。今年3月,辛亨根来到青岛,成为第六任总领事。当记者如约采访他时,他回顾了韩国人投资青岛走过的整整10年的路程:

  从1989年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落户青岛,韩资企业在青岛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9年至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交前。这期间是民间交流的探索阶段,共有71家韩资企业落户青岛,企业多以中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第二阶段为1992年8月中韩建交至1996年的韩国金融危机之前。随着中韩建交和青岛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韩国企业纷纷来青考察投资。这期间,韩资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短短四年间来青落户的韩资企业达到846家,经营领域从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转向了资金、技术型。

  第三阶段从1997年到1999年初韩国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许多韩资企业纷纷调整投资战略,对青投资大幅减少。

  第四阶段从1999年至今。随着韩国企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韩国对青投资进入了重新恢复期,并呈现出愈来愈强之势。这期间,投资领域涉及到纺织服装、皮革、工艺品、食品、机械、化工、电子配件等各个方面。

  辛亨根介绍说,截至今年3月底,青岛批准的韩资项目达到了5545个,利用资金数额达到50.4亿美元,分别占到了青岛市引进外资项目和资金的40.5%和36%。这些韩资企业雇用的劳动力多达33万人,去年上缴的税金超过10亿元人民币。目前,在整个韩国对华投资中,43%的投资项目集中在山东省,这其中一半以上又集中在青岛。青岛,已成为韩国对中国投资额最大的城市。       

  采访对象:文炳淳

  职务:青岛景福宫韩食料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采访时间:5月8日

  有着“岛城韩国料理第一家”之称的景福宫,是韩国人文炳淳10年前飘洋过海来青开设的。如今,文炳淳已年近六旬,10年的青岛生活把他变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青岛人”,而他的生意也从一家餐馆发展到四家餐馆、一家旅馆以及近郊的一处蔬菜基地和一家食品公司。

  “从1987年到1992年,我多次辗转来到中国,在先后考察了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之后,最后选定了青岛。我太喜欢这座城市了!”文炳淳直爽地告诉记者。1992年他选定了青岛之后,就开始奔波于韩青之间。

  “那时候,为了开一家真正正宗的韩国料理店,我开店所需的所有材料都是从韩国一次次托运过来的。现在情况则大不相同了,正宗的韩国用品在青岛几乎都能买得到,这在十多年前是难以想像的。”文炳淳回忆说,“当年,青岛与韩国之间海上和空中都没有通航,我每次都是先从韩国去香港,再由香港去上海,最后从上海来青。所以说,第一个餐厅开起来简直就跟燕子衔泥筑巢似的。好在中国开放的速度不断加快,我来青岛的一年后(也就是1993年),青韩之间海上通航了,紧接着过了一年多又通了空中航线,我们全家在青岛韩国之间来来往往大大方便了,我平均每个月都要回汉城住两天,就象串门一样近便。

  谈起10年来在青岛的生意,文炳淳感慨万千:刚开张时,来就餐的是青一色的韩国人,那时东部只有景福宫对面的一座高楼———海天大酒店。几年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专门来品尝韩国菜的青岛人就象滚雪球似的。现在,他每天招待的六成以上食客是青岛人。因为生意好做,他又先后开了三家景福宫,还在胶州建了农场,生产韩式泡菜提供到大型超市。

  在青生活了几年之后,文炳淳总爱把青岛说成是他的家乡。2000年,他在青岛的韩国人中发起并设立了“爱青岛人协会”公益活动,多次拿出经费组织韩国人义务献血。

  在流亭镇洼里村,他注册了这个镇里的第一家韩资企业,并自封为洼里村的“第522户村民”。每逢中秋节、春节,他都要带上礼物去探望村里的老人,并邀请他们在企业里共进餐。在他的大力引荐下,十多年来,先后有五十多家韩资企业到洼里村投资落了户。

  文炳淳老人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的大儿子从美国来青协助他料理在青的事业。很快的,他的二儿子和女儿也将一起来青,共同稳定发展他创下的基业。“文家将来有一天会不会把全家都搬来青岛呢?”对于记者的好问,文先生笑咪咪地说:“我正有这个打算呢!”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百盛家电“一元短信低价竟拍”
·热烈祝贺恒丰银行首家分行岛城开业
·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在热招
·英国硕士预科课程火爆招生!
·超大规模雅思名师公益讲座
·"我和崂山可乐有个故事"--有奖征文
·最赚钱的职业,最热门的培训new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青岛班热招中
·如何成为中国市场总监/销售经理?
 

 相关链接:


 ■ 站内检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