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7 > 正文
十二区市党政领导文化建设访谈录之十二 市北区:肥沃现代城区文化的“根基”——访市
青岛新闻网  2004-06-11 03:58:58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大面积居住区的相对集中、商贸经济的相对发达都使市北区成为市内四区人
流最为密集和复杂的所在。而市北区副区长杨旭东告诉记者,恰恰是这一不可变更的实际区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北区文化发展的重心和特点———深入基层,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甚至于区文化主管部门的选址,也体现了如是鲜明的“亲民”取向: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与新迁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同处一楼的“贴近”方式。欲行到四楼办公、必先闻文化馆排练厅内歌舞升平的热烈,感知城区群文事业如荼的脉动。

    杨旭东的表述是平实的,一如城区文化事业的进程平实而又细腻,因其始于根基,活跃于基层而不易被察觉和注目,却因获得了深层次的润泽与滋养而茁壮,并在适当的时候静静地开出花来,有四溢的清香。

    

参与———文化的发展理应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普通百姓

    记者(以下简称记):每个城区都会结合自身的实际,对其文化事业的进程与发展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位,对于一个商贸发达,居民区、流动及非流动人口都相对集中的城区而言,文化的发展应如何定位?

    杨旭东(以下简称杨):居民区和人流的集中是市北区的实际状况,也恰恰决定了市北文化事业的发展特点: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立足于社区,立足于普通居民。即: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普通百姓。曲高和寡显然是脱离工作实际的。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我的切身感受,市北的居民对文化活动始终保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心态,从萝卜会上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拥趸场面中就能体会到。所以,要发展城区的文化,首先就应当想方设法鼓励和培植民众的参与热情。

    记:您的意思是,应当组织和开展更多具有普及性和参与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全民参与”的城区文化氛围?

    杨: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切实地体现出“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怎样才能赢得群众更广泛的参与度?如何通过政府合理有效地引导,创新我们的活动,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感受到城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城区文化发展的“根基”。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和实践的课题,即:使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市北区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

    记:这种着力于“根基”培育的“特色”有着怎样具体的实践历程?

    杨:结合市北的实际,在过去几年中,我们重点打造了两项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品牌。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的青岛萝卜·元宵山会和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主体的市北夏季文化活动月。这两项活动在内容的设置上均注重群众的普及和参与。萝卜·元宵山会着重举办萝卜艺术雕刻、民间工艺品制作、书画笔会、摄影大赛等12项具民俗特色的大型文化活动,单2003年萝卜·元宵山会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40余场,观众达40余万人;夏季文化活动月的举办则以纳凉晚会等形式形成市北夏季社区文化展示的舞台。去年活动月与青岛市首届“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合并举行,称得上是市北社区群众文化特色与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记:我发现这些人气很旺的品牌文化活动的举行,往往集中于居民区里的小型广场上,就在社区居民的家门口,这是否也可以看作是文化设施建设体现贴近群众,以人为本原则的表现。

    杨:实际上这也是根据市北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必然举措。对于一个商业繁荣,商业区与居民区杂陈的老城区而言,后起的文化设施建设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做法。以保证每个居民区都拥有公共的文化活动场所。这也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文化投入。

    记:想不到这些见缝插针的广场等设施竟成为市北以参与性群众文化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市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形如何。

    杨:我们在西部改造了儿童公园文化广场,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少儿活动中心和600平方米的“老少乐园”;在中部有6600平方米的当代广场和4000多平方米的广饶路小区文化广场、4500平方米的“老年乐园”以及公益文化设施青岛山炮台。在此基础上,2002年,区政府投资600万元改建了市北文化活动中心,面积达到近7500平方米,由文化馆和图书馆两部分组成,拥有剧场、音乐舞蹈教室、排练厅以及阅览室、报告厅等文化活动设施,具备培训、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电子文献查阅、学术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功能,成为市北区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目前,全区共有38个中、小型文化广场,318个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基本形成了特点鲜明、功能完备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精品———以社区为单位的基层文化同样也要有创新、也可以出精品

    记:正如您之前所说,市北的文化建设始终致力于面向社区、面向基层,发展注重参与和普及的“根基”文化。但据我所知,以社区为单位的基层文化发展进程中,也出了不少难得的佳作,有的还获得了全国奖项。这在其他区市中还是不多见的。

    杨:不错。立足本区、以基层为主、以群众自娱自乐为主,这是我们结合城区实际,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所以目前我们已基本形成了文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群众的参与面越来越广的这样一种渐进之势。而在此基础上,普及之后的提高便成为基层文化发展的必然。举例来说,2001年我们为夏季文化活动月开幕式创编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当年参加山东省首届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了金奖;2002年我们为参加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文艺汇演而创作的小品《风中的承诺》,在全国首届“四进社区”文艺调演中获得了金奖;再比如去年我们在承办青岛首届“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时,创编了舞蹈《我们的社区辅导员》,在全国第二届“四进社区”文艺调演中又获得了铜奖。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音乐、舞蹈、小品、美术等不同门类作品在全国、省级以上获奖的达30余件。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以社区为单位的基层文化同样也要有创新,也可以出精品。

    记: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区对基层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的强化,据说市北一直把社区文化的精品创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

    杨:概括起来就两个方面。第一在于观念,第二在于人。观念上要力求活动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变化和突破,不断提高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的艺术水平,发挥示范导向作用,以带动全区社区文艺演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才是提高社区文化水平的决定因素,市北区的做法是,通过培训和定期的文艺汇演,锻炼和培养已有的街道文化骨干;通过深入的社区业务辅导,密切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与社区的有效联系;通过建立全区社区文化指导员网络,集中起有一技之长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充实社区文化辅导队伍。

    记:我发现还有一个普遍特点:几乎每一项获奖创作的诞生都与一次大型的文化活动的举行相关,精品创作总是要以大型文化活动为依托。

    杨:这的确是市北区精品创作的一个特点。这样做既是对演出水平的一次提升,同时也间接起到了解决创作所需的财力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培训———当基层文化团队的锻造成为我们的优势,发展瓶颈即被打破

    记:之前我在区文化活动中心看到正在进行排练活动的文化馆舞蹈团的演员。听说类似的排练几乎天天都在进行,还听说类似的业余艺术团体在市北也绝不仅仅舞蹈团一支。看来这是市北的人力优势。

    杨:演员是文艺演出的主体,再好的策划,再好的节目,没有合适的演员,都无从谈起。我们在实践中也体会到,那种东找西凑拼盘式的演出,看似省事却难以提高演出的质量和档次。要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出新出彩,就要建立自己的文艺团队。以文艺团队的发展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的繁荣和提高,这既是我们的实践经验,也是发展社区文化应当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

    记:但是艺术团队从建立到发展,是需要过程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能采取何种途径使团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呢?

    杨:培训。1999年我们建立了鲁艺艺术培训学校———市北区专门进行艺术培训的机构,面向社会,公开招生;2001年我们又创办了艺术幼儿园,以此为基地,加强少儿艺术培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少儿艺术团,这之后,我们相继成立了合唱团、舞蹈团、京剧团等业余文艺团队,由专人负责,定期到文化馆进行培训活动。同时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又通过基层辅导点培育了一批馆外文艺团队。这些由区文化馆重点扶持的文艺团队,与区少年宫、老年大学、驻区专业团体和艺术院校、驻青部队演出队等社会各界的文艺团体不断密切交流与合作。市北区以5年的时间,在全区形成了以艺术培训促团队发展,以文艺团队促文化繁荣的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模式。

    记:这5年的时间实际是一个优势资源充分培植再造并加以有效合理利用的过程。而在此之前,市北的群众文化建设也一定经过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漫长困惑。

    杨:是的,实际就目前而言,文艺团队的确是市北区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称得上是城区的优势资源。而当基层文化团队的锻造成为我们的优势时,文化发展的瓶颈即被打破。但这平静背后的热闹,只有城区居民自己才能切实地感受。

    构想———在肥沃“根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充实和深化文化的内涵,这是个大课题

    记:如果让您为市北文化发展的现状把脉,您认为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是什么?

    杨:在确立了市北区以基层群众文化为根基的文化发展方向之后,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使已有的文化资源内涵得以丰富和充盈。比如,萝卜·元宵山会和夏季文化活动月,前者作为市北历史与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后者作为市北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主体,都应在内容和活动参与形式上进一步充盈。而在不断肥沃“根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充实和深化文化的内涵,这也正是我们目前正在思考的大课题。

    再具体到已建文化设施功能的加强与完善。对于已建成的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城区内最重要的优势设施资源,就应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其服务功能。我们已计划联合社会力量,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中心的小剧场设施,设立“青春舞台”,结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邀请高层次文艺团体演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同是完善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丰富图书馆的功能内涵,通过开展读书、讲座、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走进图书馆,接受文化熏陶,提高市北区居民的文化素养。

    记:一切形式和内容的深化最终都要以设施建设为载体,今年配合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又业已成为青岛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年,市北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

    杨:尽管我之前也提到,市北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着重用力。但是与日趋肥沃的“根基”相比,原先依托旧城改造,以文化广场建设为主导的设施建设已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所以我们已决定进一步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

    一是在南京路与哈尔滨路交叉口处兴建6000平方米的城市绿地,用于居民休闲及文化活动,该工程已列入2004年政府要做的实事之一,拟投资90万元;二是在繁华的台东三路步行街绘制大型壁画,增添商贸繁华地带的文化色彩。说到这儿我想插一句,有关城区商业与文化如何合理相结合,以达至双赢,也是目前我们亟须思考的课题;三是在继续增建社区文化活动广场的基础上,加强街道文化站、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力争使有15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室的街道办事处达到60%以上。同时,挖掘基层文化设施的潜力,整合社会文化资源,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文化设施都向市民开放。蓬勃发展的业余艺术团体。萝卜会·元宵山会上的舞狮表演。

本报记者李魏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基金会)成立
·热烈祝贺恒丰银行首家分行岛城开业
·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在热招
·雅思留学•暑假英文综合培训
·暑期英语 抢先预定
·"我和崂山可乐有个故事"--有奖征文
·海大留英续本/硕士项目热招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青岛班热招中
·如何成为中国市场总监/销售经理?
 

 相关链接:


 下一篇:

 ■ 站内检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