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贾樟柯、王小帅、朱文三位“地下电影”的导演,与来自美国的大卫·鲍德威尔、日本的佐藤忠勇和韩国的郑用琢三位著名的国际影评人一起,走到了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前台,参加“中国新导演对话国际著名影评人”活动。中国这三位从未“主流”过的导演在上海电影节上获得一个好听的新名字——新导演。
三位新锐对话三位影评人,妙语连连,令论坛的气氛持续高涨,现场不断爆发出笑声和喝彩声。
■大卫
电影在欧美只给“中产”看
影评人大卫·鲍德威尔是美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他也是本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之一。
谈到对中国电影的看法,他说,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德国,电影一直是一个“中产阶级”的游戏,拍电影的人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片子不是做给所有的人看的,中国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也都在发展自己的中产阶层,如果中国的电影人能够明确“中产”的概念,也许会对电影市场的发展有帮助。言外之意,电影只是给那些有点钱的人看的。不过,这种观点,在中国似乎不能引起太多赞同。
大卫对中国的新导演非常有研究,看过贾樟柯的《站台》《小武》和王小帅的《17岁的单车》和《冬春的日子》,他说看这些新导演的作品,感觉他们的“学院味非常浓”,好像大卫林奇的作品,凭他的感觉,这样的电影在中国肯定会有观众,但如果他们能够明确中产阶层的情感要求,或许会有更好的收益。
■佐藤
好莱坞电影都在“搞破坏”
日本影评人佐藤(图)好像是一位环保主义者,在谈到对新导演的希望时,他惟一说的就是,现在的许多好莱坞影片都在“搞破坏”,开始时杀一个人,后来是炸一辆车,后来炸100辆车,后来开始沉船,现在几乎每年都要毁十遍地球。他希望中国的新导演能拍点干净的电影,别跟着学拍灾难片。
此言一出,美国影评认大卫显然不太乐意,在回答了一些电影问题后,大卫说,他虽然也反对灾难片拍得太多,但有时候觉得那些片子挺刺激的,而且好莱坞拍这样的片子都是从日本影片《哥斯拉》学来的,学到后来干脆翻拍了一遍《哥斯拉》。大卫是个长着白胡子的美国老头,说这话时满脸笑容,可想而知,现场的嘉宾和观众全笑翻了。
■王小帅
拍商业影片暂时没兴趣
拍《十七岁单车》的王小帅目前被上影集团相中,准备与上影合作一部主流的影片。
王小帅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电影会成为所谓的“地下电影”,他说,“我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被国内观众看到,而且看过《17岁的单车》的人也会承认,那是一部挺贴近大众的电影。”有人问他会不会对诸如“青春的躁动”之类的题目有兴趣,王小帅说,没什么题材是他特别有兴趣的,他只是把一些自己成长中印象最深的东西呈现出来。
王小帅去年拍摄的《战争之后》(与日韩合拍)也广获好评,但谈起拍商业化的电影这个问题,王小帅似乎并不十分感兴趣,他说,国内的市场对投资人的回报还不是非常合理,也许要等待市场进一步发展。
■朱文
二次当新人感觉很奇妙
南京作家朱文(图)因为拍了《海鲜》,最近也成为了“新导演”,这个当作家时就不断语出惊人的人,现在成了导演,作品也自然不会平庸,他的新片《云的南方》,是本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参赛影片。
记者问朱文,当上“新导演”的感受,朱文说,他刚开始写小说时,被当成“新锐作家”,过不了多久,自己成了“老作家”,于是他开始拍电影,居然又混成了“新人”,这感觉非常奇妙。朱文说,不管是写小说,还是拍电影,自己总是要从不同的表达方式上寻找到不同的快感,“有些事适合用文字,有些感觉适合用影像。”至于新导演主流化这个主题,朱文说,作为一个电影业的新人,他还没分清楚谁是地下,谁是导演,而且他觉得也没有必要分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