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20年来,青岛人民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巨变中得到的最大实惠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开放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的诸多好处。
人们通常以居民收入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市统计局在
这方面有着详尽的比较数字:1983年,青岛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8.4元。1992年为2138元,比1983年增长2.9倍(没扣除价格因素,下同),年均增长16.3%。2000年达到8016元,比1983年增长13.6倍,年均增长17.1%。2003年突破1万元,达到10075元,比1983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15.7%。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即居民消费中食品类消费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50%为小康,30%至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0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岛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恩格尔系数也由1983年的63.7%,下降到2003年的39.3%,走出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界定的贫困线,阔步迈进“富裕”门槛。
青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体现在一些具体方面。各种高档耐用品的拥有量不断上升和更新,就是充分的证明。比如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大件耐用消费品在居民家庭基本普及后,空调、影碟机、热水器、移动电话、家用电脑等一大批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型大件耐用消费品,先后进入居民家庭。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城市居民,还拥有了私人汽车、豪华住宅。
过去,电话对老百姓是一件奢侈品。2003年,全市电话拥有量达到139.51万户,比1983年增长41.6倍。而对手机,市民们在1983年还未谋面。到1997年时,青岛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2.5部。2000年达到30.3部。2003年,每百户居民家庭的手机拥有量达到105.5部。如今,家用电脑已成为众多居民生活、工作离不开的伙伴。据统计,1997年,青岛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只有1台,2000年达到19.3台,2003年增至40.75台。
近年来,青岛居民的住房越来越宽敞,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那种几代人同居一室、人均只有几平方米的尴尬境地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83年和1992年,青岛统计年鉴上的城市居民住房这项指标称作人均居住面积,分别是4.9平方米、7.3平方米。2000年记录的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达到14.5平方米。到2003年,青岛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青岛的住宅建设也从布局、配套到内部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了户型齐全、配套设施完备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建设格局。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198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99元。1992年为1029元,比1983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11.1%。2000年达到3637元,比1983年增长8.1倍,年均增长13.9%。2003年达到4530元,比1983年增长10.4倍,年均增长12.9%。
在收入的拉动下,农民的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促使恩格尔系数由1983年的52.75%下降到2003年的38%,标志着青岛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同迈进了“富裕”门槛。
还有一个数字,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青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3年,青岛人均 GDP2800美元,比全国人均1000美元高出1.8倍,已经接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底线。这不仅标志着青岛已进入一个更加高速的全新发展时期,还意味着青岛居民的消费结构由衣食消费进入到住行消费后,将进一步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同时,居民的个人资产也将有较快增加,汽车开始加速进入家庭,由此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人民生活水平再攀新高。本报记者刘芳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