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胶州市胶北镇按照“南林北果”的农业总体布局,以林果业为切入口,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坚持科技推动、速生用材林与传统经济林果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集体增收,而且大大改善了该镇的生态环境。2003年,全镇林果业收入达到6500万元,仅此一项就
实现全镇人均增收19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速生用材林成为林业发展排头兵
青岛市迎办“绿色奥运”口号的提出使全市林业发展迅速。通过算经济账,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镇领导班子将发展速生用材林作为突破口,大力进行植树造林。该镇实行“政府发动,大户带动,农户联动,政策扶持”的发展战略,在镇南部村庄大力发展速生用材林,并且免费提供苗木,让农户自发种植、自我管理、自我受益,成片发展起速生杨。2003年,在镇政府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该镇通过引进资金,借助外力,形成了由12个林业大户为龙头的林业种植格局。全镇已经形成“村有带头户、镇有典型村”的林业生产新局面,使速生用材林逐步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传统经济林果业优势突显
经济林果业是该镇的传统产业,在大力发展速生用材林的同时,该镇充分利用北部靠近墨水河的水源优势,以传统林果业为基础,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扩大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提高果品质量,使全镇林果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30多年前,该镇北梁村就开始种植蜜桃。目前北梁村的蜜桃种植已经从原来的100多亩发展到1500多亩,每亩蜜桃的收入也从90年代初的1000多元增至目前的3000多元。在北梁村的带动下,以北梁村为中心,周边南梁、后柏兰、店子等村也都发展起大面积的水蜜桃,形成了面积达到15000亩的优质水蜜桃生产基地,占全镇面积的近1/4。蜜桃产业成为胶北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大力发展蜜桃产业的基础上,该镇本着林果发展多元化的原则,引进各种名优林果新品种。目前,在王家庄村及其周围村庄,已经形成了3000亩的红提葡萄生产基地。和睦屯村也依据墨水河畔水源足、土质好的条件,大力引进“双色冰淇淋”等西瓜新品种,和睦屯西瓜已在全镇推广种植达10000亩。
科技成为林果业发展第一生产力
科技就是生产力。随着全镇“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战略的实施,胶北镇政府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科技成为全镇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增收的突破口。自1999年以来,全镇大面积引进、应用、推广农业新技术,成功引进了果品套袋技术、果园生态覆草技术、地下微灌技术等10多项新技术。随着全镇林果业的发展壮大,镇政府又与一些种植大户联合,成立了“超峰葡萄研究所”和“双王农科所”,实现了从单一的引进生产技术成果到自行开发研究与引进并存的科学发展新路子。靠着自己建立起来的农业科研机构,该镇研究出适合本地的葡萄无核处理技术,并且对多项引进技术进行改良,使之适应本地的生产条件。先进的科技在该镇林果业生产中的运用,使林果业实现效益增值25%以上,大大增加了全镇农民的收入。
政府是农民的坚强后盾
在以前,政府的职责就是宏观调控,只要为农民精心选好一条路,就算完成了任务,但这条路农民究竟能不能走好,政府却过问得很少。如今,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着服务型的转变,该镇政府领导班子认识到,要想取信于民,就必须铺下身子,为农民尽心尽力搞好服务。
实现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需要政府在如何更好的为农民提供服务上下功夫。近年来,镇政府将重点放在对农产品的推介和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上。为了推介北梁蜜桃,使蜜桃能够卖出好价钱,该镇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北梁桃花节”。桃花节的举办,不仅提高了“北梁蜜桃”的知名度,而且架起了果农与客商之间的桥梁。村里的道路窄,不便于蜜桃的运输,镇政府拿出30多万元对道路进行加宽。每年8月份,桃子一上市,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抢购一空。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北梁蜜桃”、“双王红提葡萄”已经成功注册了商标,成为远近闻名的名牌产品。在科技服务上,该镇利用“超峰葡萄研究所”和“双王农科所”的技术优势,对全镇林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帮助和服务,并聘请市里专家为技术指导,负责对技术咨询及病虫害的防治。在镇政府的努力下,该镇林果业已发展得红红火火。本报记者钱卓本报通讯员王剑国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