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底,预备役高炮师在青岛组建。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富民”与“强军”是青岛腾飞的两个翅膀,预备役高炮师的建设决不能滞后于青岛市的经济发展! 市委专门召开常委会,明确提出:把提高干部群众对预备役部队的认识纳入国防教育计划,统一实施;把预备役部队营房
建设纳入城区建设总体布局,统一规划;把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统一计划;把预备役工作成效纳入领导干部政绩内容,统一考核。会后,以市委、市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预备役高炮师建设的通知》,并一次性筹措资金1496万元,用于高炮师基础设施建设。自此,“一把手”带头、“一班人”上阵、“一条龙”服务、全市上下共同关心预备役建设在青岛蔚然成风。 高炮师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后,训练基地的筹建又迫在眉睫。市委、市政府着眼高炮师的发展需要,决定投资2378万元,兴建高炮师训练基地。去年年初,占地94亩的综合性训练基地拔地而起。 2001年初,即墨市马山镇在乡镇撤并中被撤销,一时间,东靠济青高速路、占地6200余平方米的原镇政府办公楼,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即墨市委、市政府最终做出的决定却是将办公楼作为预备役师高炮二团营房。同年4月,驻城阳区预备役一团接到上级命令:省军区决定在该团召开装备工作现场会,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筹备工作。得知情况后,城阳区委、区政府马上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时解决会议所需资金和场地等问题,省军区领导由衷地感叹:“‘保障有力’的要求,在青岛市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支组建不到6年的国防新军进步如此神速,与青岛市对部队实施“人才保障”密不可分。全市有关部门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为依托,通过带训、委培等形式,义务为高炮师培训各类专业科技人才。在提高现役官兵素质的同时,利用“海尔”、“海信”等高科技企业密集的优势,按照区分地域、区分层次、区分专业种类的原则,从各类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纳编高学历兵员,使预任干部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67%,预编士兵大专率达到53%,有效拉动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自1999年以来,高炮师连续4年在省军区组织的训练考核中被评为“实弹射击先进单位”。王萍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