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万永
参加高考,上普通高校,多年来,这几乎是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惟一途径。然而,教育部统计表明,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共发放录取通知书428万张,真正报到的则为382万人,也就是说,有46万人收到通知书后不去高校报到,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不只是“落榜生”才上民办高校
2003年高考,河南孟津县学生毛盘东考了511分,“二本”(第二批录取本科)没考上,但当地大专录取线不到470分,他满可以上大专。可是,他选择了民办高校———北京人文大学,成为该校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
毛盘东是当年全国46万名录取不报到的学生之一。
“当时‘二本’没有考上,我的同学替我报了大专的计算机专业,可我自己又不喜欢学计算机。”毛盘东说,“正好人文大学到我们那里招生,我通过考察觉得这个学校不错,就报名来了。”
与毛盘东正相反,河南长葛市的学生王小华从国际贸易专业转到了计算机专业,帮助她实现专业愿望的,也是这所民办高校。
王小华2003年的高考成绩是500分,超过当地大专469分的录取线。看到“二本”没有考上,王小华干脆没有填报专科的志愿,和另外5名达到专科录取线的同学一起来到北京人文大学。
“我比较散漫,听说这里管理很严格,对我比较适合。”让王小华感受最深的是,民办高校专业选择的自由度大。她一开始读的是国际贸易,但后来感觉不适合自己,就改学计算机专业。“转专业在公办高校是很困难的。”
教育部最新统计表明:2003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不包括成人高校)7.02万所,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416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73所,在校生81万人,比上年增长1.6倍;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04个,各类注册学生100.4万人。
“过去人们都认为,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基本都是高考落榜生,现在这个观念该改一改了。”北京人文大学副校长陈蓓洪说。
据了解,为鼓励优秀学生就读民办高校,很多民办高校奖励高考原始分500分以上的新生。之所以定在500分,是因为尽管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但基本是在500分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能够被公办普通高校录取的。
陈蓓洪说:“我们500分以上的考生越来越多。”据统计,2002年,北京人文大学根据高考成绩单,奖励了20多名500分以上的学生;2003年,得到奖励的学生超过了30名。
为什么越来越多已经被普通高校录取的学生选择了民办高校?曾长期在公办学校担任领导职务的陈蓓洪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可以选择灵活的学制。“民办高校的学生主要是参加自学考试,自学考试的优点是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学习能力强的还可以用不到4年的时间拿到本科文凭。”
陈蓓洪的判断得到了毛盘东的印证。在毛盘东的母校,一个80人的高三班,复读的有近40人。“复读的基本都过了大专线,有的甚至过了‘二本’线。有的学生是觉得录取专业不好,有的是觉得学校不理想,想再读一年考得理想一点。”
网络大学渐成气候
同样是高中应届毕业生,陈斌选择了网络大学。
2003年5月底,正在认真复习准备高考的浙江省杭州市的高三学生陈斌,被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上大学的目标一下离他似乎很遥远了。在医生护士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身体也日益恢复,他又开始寻找继续学习的途径。
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正在招生,陈斌顺利通过考试后,成为人大网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
网络学院学生和高校其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网院学习大部分时间依靠自学,这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陈斌努力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培养自己自学的能力。
“通过在网院的学习,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这种学习方式让我能很好地利用时间,避免治病休息空闲时间的浪费。”陈斌说,“重要的是我能够与身边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这些都促使我下定决心完成学业和治好病。”
自1998年始,经教育部批准,我国已有68所大学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截至2003年,在网络教育学院学习的学生人数已超过250万人。
在教学上,各网络学院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开放式教学和集中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即采取基于Internet技术,日常教学完全借助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随地上网学习。这种模式适用于学习目的较强、自控力较强的人。目前其学生主要是在职人员。集中式教学则采用Internet或卫星传输手段,将学生集中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通常为全日制教学。这种模式适用于自主性较弱的人群,其学生通常为应届高中毕业生。
网络大学大多是一年两次招生,秋季招生集中在7月份。网络大学通常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期限,例如人大网络学院即规定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学制3年,学习期限2~5年,80学分;高中起点本科学制5年,学习期限4~7年,160学分。因为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主要是学生通过点击网上课件(或是光盘课件)来完成课程的学习,通过电子邮件或贴帖子的方式向老师提交作业或进行即时交流,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集中面授。
根据教育部文件,试点院校的网络学院可以自己决定招生范围和标准、考试方式、招生人数、招生专业以及颁发文凭。以人大网络学院为例,招生对象为高中起点专科和高中起点本科的学生(须具有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和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专业不限,年龄不限。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郝成义说,像陈斌这样选择网络学院的高中毕业生已经不是少数。该校200309届毕业生共计48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59人,专科毕业生129人。相信以后选择网络学院的高中生会越来越多。
打造“教育超市”
近年来,高考录取政策不断放宽,录取率不断提高。2002年,高考考生的年龄、婚否不再受限制;2003年,高考放宽体检标准,除患有传染性疾病,严重的精神性疾病、血液病、心脏病等无法完成学业的重症及学习不能自理的考生高校可以不予录取外,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在录取时一般应不受限制。
教育部统计表明,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比上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900万人,比上年增加300万人。应该说,更多的人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在几年前,考生在高考前都会被告知,如果被高校录取而不报到,两三年内要被取消高考资格。
而在谈到2003年46万人被高校录取但没有报到的现象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牟阳春并没有表示出多少惊讶,他的结论是:“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上学的选择余地加大了。”
但是,社会的需求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强,不论青年人、中年人,还是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和无职人员,只要他们有兴趣,只要他们有学习的需求,社会就应该给他们提供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的环境和知识。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提出了“教育超市”的概念。
张尧学认为,与百货超市一样,“教育超市”也必须具有商品、服务、管理、计费和标准等几个最基本和关键的部分,也应有相应的场地和规模。“教育超市”里的商品是各类学习用的课件,包括学历学位教育用的和非学历学位教育用的。学历学位用的课件可以是小学、中学、高中、中职、高职、大学和研究生的各级各类课程,非学历学位用的课件则可能是幼儿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各种与个人爱好、修养有关的课程。
服务是指那些为学习者提供的辅助性支持措施和手段。例如,帮助学习者选课的选课服务,还有计费服务、招生服务、答疑服务等。
管理是指对学历学位证书,以及学习场地、学习课程等的管理。管理包含法制法规和政策方面,也包括技术和服务层面。例如,服务体系应采用的机制,组织架构。不同高校所提供的课程之间的学分认定、互换和积分方法等。
基于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以及计费系统对于推进“教育超市”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育超市”中的课件应以需求的多少和开发成本等来调节其价格,学习者在选择“教育超市”中的课件进行学习和接受服务时,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而这种收费机制将为“教育超市”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础,并使提供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充满活力。
另外,“教育超市”还必须要有供学习者上机学习用的场地以及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软硬件设备。
怎样建设好“教育超市”,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
张尧学认为,首先要按市场机制建设和管理“教育超市”,政府可以制订出有关“教育超市”的相关建设标准和基本要求,以及在网上进行学历学位教育的有关规定和政策,企业可遵照相关法律和规定投资建设“教育超市”,并和教育资源提供者签订合同,采购教育资源和向学习者提供这些资源与服务。同时,还应在整合现有软硬件资源,加强标准的研制与制订工作。
据了解,教育部高教司于2002年开始就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进行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了200多个相当于教育网吧的学习点,近10万名学习者已在该公共服务体系上学习10多所大学提供的网络课程。
张尧学表示,高教司将进一步推进该项目的建设,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打造好“教育超市”。
责任编辑: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