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9 > 正文
2004:空调业的生死关头?
青岛新闻网  2004-05-31 21:18:36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本报记者段晓东

    人们预料中的空调行业的大洗牌,在2003年并没有如期而至。经历了非典、原材料涨价等诸多挑战的中国空调行业展现出的是令人
吃惊的韧性

    但是,仅有韧性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倒有可能在时间的累积中日增夜长。产能肆无忌惮地继续扩大,核心技术、新技术应用的依然缺失,来自国外品牌和渠道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都将2004的空调业推到了战略抉择的生死关头

    产能,要命的产能

    长久以来,规模被认为是决定空调行业生存的首要指标。

    两年前,空调企业喊着150万台是企业的生命线,低于150万台的企业就面临死亡,现在,这条生死线已被提高到了300万台。

    在2004这个冷冻年度到来之前,“扩容”,似乎成为了中国空调业的救命稻草。格力空调基地四期工程刚刚落成,志高空调也已在佛山圈地4500亩打造世界级制冷中心,美的的手笔更是大得惊人,它年初在武汉工业园挖开了属于自己的一锹土,总投资额达到8亿元的美的武汉生产基地正式开工。美的方面透露,加上此前已经有的广东顺德和安徽芜湖两个空调生产基地,美的空调三大基地的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企业……

    产能的不断扩张,已经将中国空调业推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中国空调业目前全部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000万台,2003年产量近4500万台,比2002年增长了43.54%。

    调查认为,市场占有率驱动下,中国空调的产能正在进行新一轮扩张,许多巨头豪情万丈地“跑马圈地”,欲以低层次的产品延伸挤压市场空间。但是由于国内市场已进入稳定期,整个空调业产能已远远超过市场的需求,使得这种产能的扩张与市场占有率增长的原初愿望,往往背道而驰。

    专家分析指出,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应该维持在合理的规模上,过于追求规模扩张,获取的边际效益则会下降。目前这么庞大的生产能力,会对企业的制造管理、市场消化能力构成极大的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空调企业形成的6000万台产能已远远超出市场的需求,全球每年空调产品的需求量只有5500万—6000万台左右。这种以低端技术产品延伸产能的急剧扩张,将导致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能力的下降。

    产能的急剧扩张,使得扩大出口成为中国空调业必须选择的路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空调出口以两位数剧增,2002年中国空调出口比重接近30%;2003年7月出口比重已经达到约40%。

    空调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不仅体现于出口比重在不断增长,而且体现在众多企业通过“以外销养内销”。相比国内市场,出口可以拿到退税,有较好的利润空间,一些企业可以靠出口的利润支撑在国内市场的拼杀。

    国际市场已成为消化中国空调产量的重要出路,但中国空调出口面临的风险也正在急剧提升,国外的政策壁垒、技术壁垒将对中国空调的出口形成压力和挑战,这从彩电等产品的出口中得到了明显的印证。

    另一个与产能扩张如影随形的就是价格战,它已然使整个行业深受“内伤”。专家认为,整个行业对价格竞争过分关注,导致整个产业陷入微利和亏损的状态,透支社会资源,而无力进行技术升级,打造完整的价值链。长期存在的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已危害中国空调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整体上损害中国空调产业的竞争能力。

    洋品牌、渠道商让空调业内忧外困

    在中国家电业发展历程中,洋品牌始终都是一个强大的“他者”,让中国的企业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其实,自2002年开始,以松下、 L G为代表的外资空调品牌,就开始以进攻性态势打破国内空调市场竞争格局。它们通过变换产品线、大幅度降价、争夺渠道(尤其是终端资源)等手段,在旺季到来之前抢占市场份额。来势之猛、力度之大,使得国产一线品牌一度有些措手不及。

    而随着洋品牌对中国市场操作手法的日益圆熟,随着中国市场在其整个全球战略中的位置日益突显,其抢占中国市场的步伐已然变得更为有力,更富侵略性。

    去年的空调市场上, L G就以黑马的姿态让人印象深刻。2003年,外资品牌中 L G空调率先拉起降价大旗。结果一举攻陷销量百万台大关。今年日资品牌也表露出加入混战的意向。“不在中国成功,就在全球失败”,日本人用自己特有的绝决语气表达着对中国市场的野心。而在今年旺季启动之前,松下、三菱就开始悄悄地调整其价格,目前,日资品牌也开始利用个别机型进行促销。如松下、三菱的多个机型的售价都有不小幅度的下调,有的还实施返现间接降价。日立空调也在近期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并且初步收到成效。

    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外资空调品牌虽然销量少,但是相对单品的利润要比国产品牌高;因而竞争的后劲要比国内品牌足得多。在2004国内品牌一定会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来自洋品牌的压力。

    另一个来自渠道商的越来越强大的压力,是2004让中国空调企业倍感沮丧的信息。在中国空调市场中,生产企业与渠道商的博弈被描述为“胳膊与大腿”的较量。不过与人们常识相背离的是生产企业是“胳膊”,而渠道商扮演的却是强悍的“大腿”。

    这种力量的差异在今年的较量是表现得十分明显。3月下旬,在一次探讨2004年空调渠道整合与厂商关系的峰会上,近20家与会空调巨头中的16家都举起了支持涨价的手。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证明:涨价不过是空调巨头们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峰会的当天下午,苏宁就在全国市场抛出了降幅在7%-10%之间的10万台特价机,紧接着又从国美传出了“不会涨,只会降”的声音。家电制造商们的市场话语权再一次受制于流通领域的巨头。

    “五一”前夕,格力、奥克斯等空调厂家又张罗着要把空调价格上调5%左右,但是经销商销售旺季的促销,使空调涨价再次成为泡影。“五一”期间,广东永乐平均降价达18.1%,广州国美降价25%-35%。苏宁华北大区老总范志军更是直截了当:不管厂家如何图谋涨价,苏宁决不参与涨价联盟。

    渠道商的底气一方面来自于对强大的终端市场的撑控。另一方面是其在淡季对产品的大量储备。业内人士认为,渠道商的强大,对整个空调行业的影响将异常深远。实力雄厚的大品牌,在与渠道的博弈之中,最终将达成和解,但是对于实力不济的中小生产企业而言,则就凶多吉少。特别是去年爆发的乐华空调事件和迎燕债务危机令不少经销商血本无归之后,渠道商为了规避风险势必会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甚至关闭合作的大门。因此有人预言,2004中国空调业的洗牌将由渠道引发。许多企业甚至没有机会“死”在市场上,在通往市场的“渠道”中就将寿终正寝。

    而据说,这一预言正在变为现实。过去在这一时段早已开足马力的南方空调小厂,如今大多还是一片死寂,理由很简单,拿到商家的订单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技术,永远的技术

    危局之下的中国空调业,如何突围?

    专家认为,核心技术的缺乏和新技术应用的滞后,是导致中国空调产业当下窘境的最主要原因。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空调企业平均技术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2%,远低于国际领先企业5%—10%的水平,这直接导致中国空调企业陷于低水平的价格战,技术水平低下,产品创新能力薄弱。而要突围,只有从技术上下功夫,因为推动一个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动力始终是技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指出,保持合理的规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以获得企业良性循环和发展必需的利润,是保持一个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要素。因此,中国空调企业亟待转变竞争方向,从目前出现的规模急剧扩张向追求效益转变。应尽快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变,从盲目的规模扩张向追求效益提升转变。这是一个中国空调业在生死关头必须作出的抉择。

    专家认为,现阶段推动中国空调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是变频节能技术。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因素有几个方面:

    第一,变频技术成熟,产品可靠性高。在目前诸多的空调节能技术中,变频是最成熟的技术,并且在日本和许多亚洲国家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在人口、能源、气候与中国相近的日本市场,经过短短的8年时间,变频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96%。

    更为重要的是,变频空调产品的生产具有严格的要求,需要较大的投入,普通定速空调生产线通过简单改造并不能满足变频空调生产的要求。中国少数企业如海信已经掌握了变频空调部分核心技术,并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空调企业,如海尔、新科、格力等均在开展变频空调的研究和生产。

    第二,消费环境日趋成熟,消费者希望享用舒适性高、节能性好的变频空调。开展能源节约是我国一项重大政策,国家将在近期出台对空调能效标准的划分,这将进一步促进变频节能技术在空调行业的推广应用。再加之当前电力供应的严峻形势,也为变频空调的推广提供契机。而从节能冰箱的推广可以看到,空调企业如果没有技术及生产线方面的储备,将很快遭到市场的淘汰。

    第三,利益模式成熟,能给消费者带来现实的利益。根据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在海信、海尔、新科等空调企业的推动下,消费者对变频空调的认识程度正在加深,用过的人都说好,二次选购也倾向于选择变频空调。据相关检测机构简单的计算表明,一台变频空调在正常使用下,每年能够为消费者节省200元左右的电费。空调一般的使用年限在3—8年,如果选用变频空调,则可为消费者节省使用费用600—1500元。如今,海信变频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已经实现与普通定速空调的价格差距在600—1500元之间。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海信广场七周年 LOGO万元征集
·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在热招
·解密雅思内幕 助你雅思高分
·英国硕士预科课程火爆招生!
·崂山可乐热销岛城市场探秘
·青岛雅思备考指南 请考生注意!
·如何成为中国市场总监/销售经理?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青岛班6.5开学
·如何提升人际影响力 超越竞争对手?
 

 相关链接:


 ■ 站内检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