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记者段晓东
许多时段的意义,总是要在事隔多年的回溯中才能获得准确的标识。
对于海尔,对于杨绵绵,隐藏在时光那头的1984,在历经了整整20年的时光淘洗之后,散发出的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迷人气质。
我
们对这个年份的回溯,不是因为它启动了“海尔时间”,这个企业20年的一路奔行正是以这个年份作为起点;也不是因为在这一年,杨绵绵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偏转”,跟随张瑞敏,杨从舒适的机关来到了“地狱”般的集体小厂;更不是因为,在这个起点之年,海尔“惨不忍睹”的破败家底与当下如日中天的辉煌,形成的巨大感观反差,可以轻易获得人们的惊叹……
对这个年份的回溯,是因为在这一年,跟随整个城市开放的步伐,伴随着“利勃海尔”这个项目的引进,对于当时、甚至现在的中国企业而言,一种宝贵的“异质基因”被深深地植入了这个企业的肌体,深刻地改变了包括杨绵绵在内的整个海尔团队的精神气质。
这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基因突变”,以至于在那之后,20年来海尔高歌猛进的轨迹之中,我们都能够从这个年份的蛛丝马迹之中获得征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用“1984”和“后1984”两个时段来为海尔、为杨绵绵这20年的轨迹确立坐标。
2004年初夏的一个上午,在海尔宽大的接待室里,记者在杨绵绵那极富热情的讲述中,回到了1984那个特定的时空,回到了杨绵绵的1984。
1984年初,虽然开放的大门已然洞开,但社会上依然弥漫的是计划体制之下的僵死氛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当过教师、干过工厂的杨绵绵,正在机关里享受着安逸的闲散生活。
当时“胸无大志”的杨绵绵没有想到,她的人生将在这一年发生转折。
那个时候,企业对于开放的理解就是“引进项目”,找到一个可以引进的项目,企业就有了活路,就算是融入了开放的大潮。当时全国已经确定了40个定点冰箱厂,就在引进的大门即将关闭的时候,在家电公司当副经理的张瑞敏为青岛争来了最后一个国家定点。德国“利勃海尔”当时来中国晚了些,挤上末班车的青岛正好没有引进项目,就抢到了它。
项目是抢到了,但是却没有人来干。这是一个需要900多万元贷款的项目,900多万对于当时的企业来说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企业能从银行贷出10万块钱,就算是很有办法了。”杨绵绵回忆说。而当时的青岛电冰箱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破败不堪的集体小厂,厂区之内甚至都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两个厂房废墟般地在风雨中飘摇。
这样的家底,几乎没有人有勇气去面对900万元贷款的重负。结果一年之内连换了三任厂长,企业都毫无起色,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项目眼看就要“黄”了。被逼之下,张瑞敏决定自己干。而当时在机关引进办工作的杨绵绵被“拖下了水”。
改变就是在这种时势的逼迫之下发生了。杨自己形容当时是从舒适的机关来到了地狱般的工厂。而她内心深处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是,顶多干两三年,项目开始了,还掉贷款,自己再重新回到机关去。
为了实现这个朴素的愿望,杨投入到了一种和昔日迥异的上紧发条般的生活状态之中,她没有想到,这种状态从此之后将一直伴随着她。
进入电冰箱厂之前,杨对冰箱的理解还停留在自己幼年时,在上海看到过的巨大无比的古董冰箱。要引进项目,杨意识到这种一无所知的状态肯定不行,于是开始了对自己的艰难启蒙。她去图书馆找怎么做冰箱的书,把书的作者请来讲课。现代的冰箱是怎么回事,发泡是怎么回事?制冷机、压缩机、冷凝机是什么?就这样从零开始,杨完成了生产电冰箱的知识储备。
之后不久,带着自己在国内能储备的所有关于现代冰箱的知识,杨带队开始了在德国利勃海尔接受项目引进之前的外方培训。多年之后,人们在回顾这轮中国冰箱的引进大潮时才发现,像海尔、像杨绵绵这样对引进项目进行自主的精心准备者,可谓是凤毛麟角。
当时一下飞机,来不及调整时差,杨向外方提出的是在国内困惑已久的一连串的冰箱生产中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进入了角色。而在10年前,德方的工程师在回顾那次培训时说,“你们这批人和当时来我们这里的另外一批中国人不一样,你们有理想,有激情。”原来在那一时段,利勃海尔还同国内一个城市进行了项目上的转让,结果这批人到来之后更关心的是旅游的地点和每天的生活补贴。杨带队在德国的培训进行得十分顺利,以至于在离开的时候,严谨的德国人说,青岛来的工人已经完全达到了德方的要求,如果青岛不要你们,你们可以全部留在德国。
德国之行,留给杨绵绵的不止是熟悉了整个项目,更为重要的是,眼界的变化给她带来的灵魂上的冲击。在德国的生产线上,她第一次看到工作原来是可以那么认真那么负责的。
时隔20年后,杨绵绵对那个时刻的回忆依然充满激情。“我在利勃海尔看到德国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注塑出来一个果菜盒,他就欣赏一下,他的动作应该称为检查,但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欣赏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让下一个干得更好。这种精神感动了我,我一下子看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认真负责的人。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我想我们也应该这么做,要想改善自己,先从认真做事开始。”
当时,她甚至不无偏执地认为,德国人的一切都是他们用“认真”换来的,因为认真,他们就应该生活得好,我们生活得不好就是因为负责的人少、认真的人少,我们活该。而现在,杨的这种偏执,其实已经成为了海尔的共识,成为这个企业文化中一个核心的因子。
培训结束后,项目成功地上马,产品也推上了市场。但接踵而至的却是一台冰箱也卖不出去。与当时市场上两星、三星的主力产品相比,“琴岛—利勃海尔”的这个在当时亚洲惟一的四星标识让人摸不着头脑;与700多元的其它冰箱单价相比,它高达1560元的售价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这种窘境,对于计划体制下专事生产的企业是陌生的。那个时候,市场那只无形之手在许多企业的脑海中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形”。但是一筹莫展的海尔却在那一刻走向了市场。杨绵绵说,那时他们就到商场里现场搞营销,把自己的冰箱同日本的冰箱放在一起,用温度计现场向人们展示两种冰箱的制冷能力。甚至还从专业的食品保鲜角度向人们介绍,四星级冰箱这种强大的制冷能力对食品保存的好处。结果当时就有人买了。市场的坚冰就这样被打破。
在1984年,海尔创造了当年引进、当年生产、当年赢利这个在业界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当然,经历了1984的杨绵绵再也没有回到机关。她说,发展是一种瘾,让她欲罢不能。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目标越来越高,在目标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社会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企业的美誉度要求越来越高,你的产品变成了别人的需要了,你做的事情社会需要,就有了社会价值,就会刺激你要干得更好,新的目标就又产生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杨绵绵伴随海尔一路奔行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