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经过一年多的语言培训,青岛市中心聋校的71名学生可以与人进行语言交流了!这是昨天聋校潘校长告
诉记者的好消息。
在语言训练系统的技术支持下,中心聋校已经有71个孩子得到了语言能力康复。
开发聋儿的说话能力
人们常说“十聋九哑”,尽管聋儿发声系统健康,只是听力受损,但因为聋儿听不到别人的声音,在无声的环境中失去语言模仿的机会,不能纠正自己的发音,所以也同时丧失了语言能力。“听力损失在四十分贝以下的人能听到轻微的声音,他们就不至于‘哑’,再有就是后天听力受损的人,在聋之前已经学会了语言。”
据介绍,聋儿的语言康复是个抢救工程,年纪越小开始训练越能达到好的效果,到了高中,大约十六七岁以后康复的希望就很小了。在青岛市中心聋校,有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语言能力为零,校长告诉记者,从前学校的教育只是教会学生用手语交流,但手语只限于聋哑人之间,好多学生甚至不能和父母交谈,有的和女朋友聊天都要老师从中翻译。让聋儿开口说话,与健康人交流成了聋校的一个教学改革项目。
每人一台小“收音机”
记者昨天在市中心聋校看到,所说的语言训练系统类似于英语听力设备,老师对着机器上的麦克风讲话,学生不管是坐在前排还是后排,都能从他们佩带的耳机里听到同样清晰的老师的话。“听到了就能模仿,就多了一个接收信息的方式”。这样的设备学校一共有七套,一套包括一只教师用机和十只学生用机,这些设备配置在一到七年级的七个班中。这七个班中的学生听力损失比较小。
这七套设备是在市政府、教育局、民政局、残联、福彩和各界人士的资助下添置的。中心聋校共有23个班,其他班的学生至今仍要靠手语交流。“多亏各界的支持。但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我们现在的状况只能这样,要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用上就好了”。记者了解到,这样的系统,一套要15万元。中心聋校是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校和聋教育改革实验校,全国只有三家学校同时有这两个项目。
四年级她开口叫了“妈妈”
记者在会议室见到几个学生,戴上调频系统,记者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他们用口语告诉记者,回家换上助听器也可以和爸爸妈妈说话了。一个叫小蕾的女孩说,她的听力损失在同学中是比较重的,两年前她幸运地成为学校第一批使用语言培训系统的学生,“第一次叫爸爸妈妈是什么时候?”“我四年级时”老师告诉记者,语言让孩子们可以和健康的人交谈,“接受知识的渠道宽了,孩子们词汇量大了,今天还有一个学生问我‘婵娟’是什么意思,这在两年前根本不可能。”从手语思维到语言思维,听力的康复为聋儿扩展了认知的世界。
而没有用上调频系统的孩子仍在使用手语,老师叫了一个学生的名字,他正与同学用手语交谈着,对老师的点名没有丝毫反应。“他们不是很善于表达,但从他们的表情里,我知道他们也很渴望能有说话的机会”。(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