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和后继乏人的问题,胶南市围绕选拔、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创新措施,建立起了一支常年保持在3000名左右素质较高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 该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重点从“四条线”、“十个渠道”选人
。“四条线”是指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筛选,党委决定。重点从前两次换届中威信较高的部队军转干部、致富能手、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外务工人员中培养发现人才。鼓励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做到身份、工资待遇、评先树优“三不变”,并享受在村级任职的有关待遇。去年以来,全市以镇为单位选拔村级后备干部3000名,每村都有3名左右的后备人选,对新选拔的后备干部建档立册,每人一份档案,建立起了村级后备干部库。 为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素质,他们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联系人制度,镇村干部与后备干部开展“一帮二”培养活动。村“两委”主要后备干部由镇干部负责帮带培养,其他后备干部由村“两委”主要干部负责帮带培养。后备干部每年轮训一遍,采取集中与分散、送出去与请进来、送教下乡与到镇党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胶南市培训1000人,其他由乡镇培训,培训时间10天以上。同时,积极鼓励后备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提高文化层次。该市还根据后备干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到镇直站所、服务中心或企业挂职锻炼,优秀的到经济发达镇带头村挂职锻炼,以拓宽视野,尽快提高能力。目前,已安排500人挂职。 为保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常抓不懈,他们建设起了镇党委领导、镇直部门、村密切配合、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仅市财政就拨出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扶助后备干部培训。 胶南市此举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继乏人的问题,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经过组织培养后,已有200人入党,有300名被选拔为农村“两委”干部,为农村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崔坤山戚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