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2003年,全省医药商业企业继续出现亏损,同比增亏1765万元。据了解,全省医药流通领域的毛利率、利润率自2000年开始下降,现在呈逐步加大态势。
省经贸委医药处的统计显示,我省现有医药商业批发企业857个,医药零售企业3876个,总资产69·59亿元,其中负债64·56
亿元,负债率92·8%,所有者权益5·03亿元,仅占总资产的7·2%,平均每个医药商业企业拥有资产10·63万元。
在全省医药商业总资产的构成中,流动负债达到61·67亿元,企业自主拥有的资产多是部分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绝大部分资产是依靠银行借贷形成的、处在周转中的医药商品和库存。同时,医药商业企业人员不稳定,销售人员频繁“跳槽”,个别人员竟然能在一个月内换3个单位。
与此同时,全省医药商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降价和招标采购对医药商业影响最为突出。全国药品平均降幅达15%—20%。医药商业的毛利率大幅下降。2003年,全省医药商业企业销售毛利仅为5%。GSP认证成为一道高门槛。GSP认证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对于处在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的医药商业来说,要过这道门槛实属不易。外资也呈现快速进入之势。加之各种资本不断进入医药零售业和各种零售业态的纷纷登场,医药商业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新格局。
面对医药商业企业的内忧外患,省经贸委医药处处长孟凡华认为,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目前我省医药商业突出的问题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和企业多而小。通过改革,要在全省建立起投资多元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重点应该是实行民营入股的方式置换国有资本。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建立多元投资主体,构筑起几个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医药流通集团公司,促进我省医药商业全国总代理、地区分销、零售连锁的流通新格局的快速形成。
(袁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