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首次正式向社会发布。记者从中获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知识产权工作当作提升科技原创力、增强城市竞争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战略任务来抓,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大幅增长,驰名商标和名
牌产品不断涌现,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以企业为主体、转化为目的的专利工作在国内形成鲜明特色。
以原创性发明创造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努力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2003年以前总累计,全市申请专利总量达17396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为11400件,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分别排名第六和第四,稳居全省第一位。去年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052件和1589件,居全省第一。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14件,同比增长49%;授权发明专利134件,同比增长147%,每万人拥有专利15.87件。去年我市共申请国外专利50件,累计申请国外专利250件,授权国外专利120件。专利专项资金资助专利申请项目1935项,资助金额达100万元。
然而,与企业专利申请“热火朝天”的现状相比,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个人却显得颇为“冷清”。仅拿2003年数字举例说,企业专利授权量达864件,占58%,而高校院所仅为133件,所占比例不足10%;在专利申请方面存在着类似情况:企业去年专利申请量为1601件,占56%,而高校院所仅申请359件,比例为12%。个人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比重约为三分之一,且有下降的趋势。
市知识产权局有关专家认为,企业“热”院所“冷”的现象引人关注。一方面说明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工作特色日益突出,同时也说明,作为原始性创新源头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意识还比较淡薄,对自主性研发重视不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本报记者张子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