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青岛人在京剧的“京派”与“海派”中,对“京派”情有独钟。1952年来青岛华乐戏院演出的李如春,乃是名副其实的“海派”(也叫“南派”),可他却受到青岛
戏迷的热烈欢迎。    李如春生于1911年,其父李长胜是清末民初的京剧铜锤花脸。李如春长期生活在“海派”发源地上海,7岁从父亲学戏,工花脸和老生。12岁就以艺名“筱李长胜”正式登台。1935年,拜周信芳(麒麟童)为师专攻麒派老生。他的包公戏基本上是循“海派”名宿李桂春(李少春之父)的路数。当“三十而立”的他,来青在“华乐戏院”演出的打炮戏,就是《打銮驾》。这立即引起了青岛戏迷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当时都是听“十全大净”金少山,还有刚崛起的裘盛戎等人的《打銮驾》,一个唱麒派老生的竟然也要打出此戏?一种好奇心促使戏迷们趋之若鹜。结果一看,李如春这个“包公”不仅脸谱(细小月牙两腮淡红)、髯口(老生的黑三绺)与众不同,而且唱腔还是麒派味。人们发现李如春非常善于“抓戏、抓人”,在表演时完全是把自己融入了角色,把个铁面无私的包公演得栩栩如生。岛城的戏迷们都认可了这个“江南活包公”!
   接着,李如春又贴出三本《狸猫换太子》。他先是演太监陈琳,后演包公。紧接着就是大型连台本戏《太平天国》,一天一本。他既演洪秀全,又演冯云山,还在“戏中戏”里演《疯僧扫秦》中的疯僧等等。他在台上除唱做外,还兼有跌、扑、滚、翻、摔,功夫相当扎实,青岛戏迷们称他是“狠派老生”。
   李如春在青岛唱红了,回到上海就在最大的天蟾大舞台还是演出以上剧目,而且是连演连满,一直演到1954年。不久,他就调到江西省庐山京剧团任团长,后又在当地戏校教戏。退休后他定居上海,还在麒派艺术
   进修班教授麒派戏。晚年就曾经对采访他的人说,他非常怀念当年唱红青岛港的经历。他赞扬青岛人懂戏,因为没来时确实是怕青岛不认“海派”。李如春1998年在上海病逝,享年87岁。
   下图:李如春在《宏碧缘》中的演出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