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婚检待“客”来
自从实行自愿婚检后,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等婚检机构也对旧婚检形式进
行了改革,在岛城率先推出3种个性化的婚检“自选套餐”,为前往婚检的新人提供更加方便、适宜的选择。例如,有的新人如确实知道自己没有乙肝,就可以直接提出免去这项检查;有的人则知道家里有染色体遗传疾病,也可专门来做这项检查。婚检医生也将根据受检者的个人要求、家族病史及自身体质情况等,为新人推荐适合自身的检查项目;并通过放映录像、义务咨询等形式,为新人介绍如何保证婚姻生活健康。
据记者了解,各区的妇幼保健站近期也在更新婚检形式,以期吸引新人们积极参与婚检。
引子
“这对双胞胎更是太可惜了,竟然是梅毒胎,如果母亲进行过婚检,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了!”“孩子是白化病,这是遗传性的,如果他的父母参加婚检就可以选择性避免了”……
自从去年10月1日实行多年的强制性婚检被取消后,岛城婚检率一直在3%左右徘徊,近期更有下降趋势,直逼“零婚检”,由此导致岛城婴儿的先天缺陷控制大面积“缺失”,降低新生儿缺陷率的工作面临空前压力。
1%婚检率几近为零
昨天,市北区婚姻登记处主任包宗国告诉记者,自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实行自愿婚检后,市北区共有2335对新人领证,尤其是今年一季度领证的新人达到了1312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10月至今到市北区妇幼保健院婚检的新人仅有22.5对,照此简单测算,婚检率还不到百分之一!
一位婚检专家苦笑着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间正是婚检的高峰期,一天要用几十张的“婚前医学检查登记表”和“婚检证明书”,现在几天甚至一星期也用不上一张,大部分的登记表和婚检器材已被封存进库,诊室只留下一小部分以迎接“零星”的自愿婚检者。
10%疾病检出率应重视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1月至10月,我市婚检受检人数总共达44532人,各种疾病的检出率达到10%。
检出的主要疾病构成包括:传染性疾病患者70例,乙肝占74.3%,性传播疾病如梅毒、尿道炎、尖锐湿疣等45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聋哑等遗传类疾病共52例。
在检出的疾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生殖系统疾病,共有2235例,约占检出疾病总人数的50%。
拒绝婚检,付出代价
恶果一:开“花”不结“果”
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室主任温严告诉记者,如果不做婚检,新人未被及时发现、治疗的一些遗传性疾病就会影响到生育。例如,男性发病率并不低的小睾丸,如果不婚检就不会发现,这样就会影响夫妻生育;如果女性有染色体传染性疾病,缺少一条
x染色体,也易导致不孕不育。温严认为,取消强制性的婚检,不等于不要婚检、不要婚前保健,不然一个疏忽就可能影响家庭幸福和下一代的健康。
恶果二:“梅毒胎”增加
新人不参加婚检,也可能因未及时发现、治疗自身携带的传染性疾病,直接危害婴儿健康。在今年的前3个月里,我市已发现数例“梅毒胎”,为“拒绝婚检”的新婚夫妇敲响了警钟。今年2月,婚前未进行婚检的女青年林某,在怀孕22周进行梅毒筛查时发现自己已染梅毒病,而此时胎儿也已携带梅毒成为“梅毒胎”……海慈医院妇产科主任孙选忧虑地表示,“梅毒胎”在往年一年也碰不上一两个,如果婚检率继续走低,很有可能导致“梅毒胎”持续增加,还有可能出现更多无法预料的遗传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