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功夫”的展品正在就位。
人体前后方向连续切片标本。
女性人体标本。
剥去皮肤的人体、剖开的人体器官——一场名为“人体世界”的展览正在北京静悄悄地布展,并将于后天开幕。
标本可以用手摸
近几年来,德国人哈根斯曾经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一系列引起轰动的“人尸展览”,这次名为“人体世界”的科普展览与哈根斯的展品类型相同——都是塑化人体标本。参观者可以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看到被剥去皮肤的人体肌肉标本,被解剖以及被切割的人体结构,看到各种正常和病变的器官,还有胚胎发育和青春期发育标本。如果参观者愿意,甚至可以用手去触摸部分标本。
展览将在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展览馆举行,展厅面积约3000平方米,展品包括至少17件完整人体标本和160余件人体各器官标本。由于这些各具造型的真实人体标本都经过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塑化技术处理,完全是干燥、无味、无刺激性的。
尸体来自大连
这些标本全部出自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研究室副主任、大连医大生物塑化公司总经理隋鸿锦博士和他的同行们之手。隋鸿锦曾师从“尸体工厂”始创者哈根斯进行生物塑化技术研究1年半,成为哈根斯在中国惟一的“嫡传”弟子。正是由于隋鸿锦的策划,哈根斯才在大连建立起了哈根斯生物塑化大连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人体标本生产基地。2000年,当了一年总经理的隋鸿锦离开哈根斯公司,创立了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塑化有限公司。
关于尸体的出处,隋博士说,用来做标本的尸体全部是利用医学院校原有的尸体来源,是通过有关部门合法渠道提供给医科大学用于医学解剖实验的,基本上是自然死亡的、无主或被弃尸体。制成标本后已完全丧失生命体性,没有任何人可以辨认出他们的身份。据介绍,目前还没有捐赠遗体用于这种塑化标本。
标本造型栩栩如生
记者昨天在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展览馆看到了大部分展出的标本。这些标本都有一定的造型。用右手擎着整块人体皮肤、头高高昂起的“擎皮者”标本,“篮球运动员”、“奔跑者”、“下棋者”等整体标本看起来栩栩如生,甚至可以看清每一丝肌肉的纹路。隋博士说,给标本设计造型是为了缓解参观者对人体标本的恐惧心理。记者看到,展览厅里还放置了大量的绿色植物,使人感觉置身于自然之中,的确缓解了一些紧张情绪。
观者反应因人而异
据国外媒体报道,哈根斯的人尸展览期间,平均每天有1名没有心理准备的观众当场晕倒。
“我恐怕不会带孩子去看这类展览,尽管孩子对生物科学很感兴趣,但我不知道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什么影响。”6岁男孩的母亲姜女士说。
对于公众对这类展览的接受程度,展览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陈克铨教授认为,不同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差异会很大,可能有人看了以后会觉得恶心或恐惧。但对于医学教学来讲,解剖人体是十分正常的,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反感。
可能做成全国巡回展
此次展览计划在北京展出4个月,分为四期,门票为50元一张,学生半价,但具体能展出多久还要视展出后的效果而定。主办方表示,展出的效果将以多数参观者的反应为准,并以此作为修改的基础,以利于今后可能在全国进行巡回展出。
伦理道德仍有争议
2002年,在伦敦的人尸展览大厅里发生了两起袭击展品的事件。一位50来岁的男子手持铁锤,将一具正在展出的尸体打翻在地。那个男子一边砸,一边喊,骂这个展览是对人类的“猥亵”,“丧失了体面”。对于将人体进行解剖、切割、塑化处理制作成赤裸裸的标本向世人展出的做法,曾引起一些社会学者有关伦理道德的争议,认为这是对遗体的不尊重。对此,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陈克铨教授表示,这项技术绝非对遗体进行人为的毁灭,而是这些死去的人在继续用自己真实的身体来为科学的发展做贡献,完全不牵涉伦理道德的问题。
陈克铨教授说,此次展览经卫生部和中国科协的审批。与日本等国的类似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展览完全不以商业为目的,未经过艺术发挥,而是为了科学普及和提升人们对健康的关注。
信报记者那媛/文陆欣/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