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15:00,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大门将向所有"荣迷"敞开---由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首席雕塑师Stephen
Mansfield耗时5个月制作的张国荣蜡像将首度面对公众。"他"会像"哥哥"吗?他会是什么表情?他会穿西装还是戏装?对于"荣迷"们的这些问题,香港方面拒绝提前透露任何与蜡像有关的细节。
尽管如此,香港方面还是向本报提供了一组摄于伦敦工场的"毛坯哥哥"照片,大略勾勒出"成品"的端倪---在这些照片里,还没有"颜色"的"哥哥"的脸上,挂着一丝神秘的微笑。
1、塑造身躯及头颅:
张国荣家人提供的其身体各部分尺寸和唐鹤德提供的300多幅照片,帮助雕塑师给蜡像定下了最基本的尺寸。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比较,雕塑师采纳了唐鹤德的意见,把蜡像的年龄定在了张国荣35岁到40岁的阶段,至于面部表情,则选择了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神秘微笑”。
准备工作完成后,雕塑师先在金属骨架上用粘土塑造蜡像的身躯,再按照片及记下的尺寸,精雕细琢蜡像头颅的初稿,这个工序花了350小时。
2、制模及倒模:
蜡像身躯由玻璃纤维制成,头部则根据粘土制的头颅初稿造出约12块石膏模,再将高温热蜡倒进模内。等热蜡冷却后,移去石膏模,便制成蜡像的头颅。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制作双手。这个过程大约花了175小时。
3、植发及梳理发型:
这个阶段,雕塑师一般的做法是按照取样时取得的名人头发样本,找类似发质的真人头发,以人手一丝一丝植入蜡像头颅,然后清洗、裁剪并梳理发型。但由于张国荣无法提供头发样本,雕塑师只能通过影像资料选择发色和发质契合的头发,在“定稿”之前,还得经过张国荣家属“验收”。这个过程大约耗费了140小时。
4、塑造眼睛:
在这道工序里,雕塑师会用一种玻璃状塑料(丙烯酸类树脂)来仿制名人的眼睛———每个瞳孔都会用树脂水彩手绘而成,包括每条眼白里的微血管都以细丝线勾勒。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4小时。
制作张国荣的眼睛当然也不例外。据悉,张国荣的外甥女麦嘉殷今年2月初特别赶赴英国的制作工厂,就是为了见证这个重要的制作过程,包括头部形状、头发和眼睛颜色等重要细节,尽可能让蜡像还原“哥哥”本色。
5、塑造牙齿:
雕塑师通常会利用牙医常用的丙烯酸塑料替名人取牙模,然后以此仿制其牙齿,再涂上真牙的颜色。但在制作张国荣的蜡像时,因为当初选定的表情是不露齿的微笑,所以可以省去塑造牙齿这部分。香港方面告诉记者,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省力:“这完全是一个巧合,如果需要造型,我们也完全能够通过牙医制作出张国荣的牙齿”。
6、着色:
由于到目前为止曝光的照片仅是上色之前的张国荣蜡像头颅,最终的结果是否逼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替蜡像面部涂油彩的环节。据悉,雕塑师会采用特殊材质和上色工艺,努力使皮肤呈现一种半透明的色彩层次和真人皮肤的质感。这个过程通常要耗时49小时。
7、穿衣:
这是最后一个步骤。香港方面表示,蜡像从伦敦运抵香港后,他们会立刻着手将头颅及双手安装在玻璃纤维制的身躯上,然后再替蜡像穿上服装,整个过程需要约35小时。
和以往采用名人本人捐赠的衣服不同,香港方面表示这次会为蜡像制作一套全新的服装,至于是在“荣迷”中呼声较高的西服,还是其它类型服装,目前先埋一个伏笔,等到展出当天再公诸于众。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4年3月31日15:00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和歌迷可以在蜡像馆的“伟人殿堂”里见到“哥哥”,这个日子是其生前密友唐鹤德挑选的,他希望给“荣迷”们提供一个静静缅怀“哥哥”的地方。因此,现场将会撒满柔和的烛光,伴随着“哥哥”的歌声,参观者还可以通过大屏幕重温“哥哥”生前一幅幅动人的照片,而当天的开馆时间也会延迟到4月1日凌晨。
由于杜莎夫人蜡像制作工场向来谢绝外人探访,因此蜡像的“诞生”对大部分人来说一直是一个迷,唯一能够例外的就是被塑者本人,而在张国荣蜡像的制作过程中,代替他见证这一过程的,是其外甥女麦嘉殷,今年2月初,她赶赴英国亲历了制作的过程。
据悉,正式制作蜡像的过程必须在伦敦总馆的蜡像工场内进行,通常制作一个蜡像需要6个月时间,成本约50万港元,而“哥哥”的蜡像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耗资7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