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没有青岛港这片育人的沃土,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这一发自肺腑的感受,为我们提出了人才成长环境打造这一课题———正是青岛港上上下下拼搏奉献的良好风气、青岛港识人用人的良好环境、青岛港人才培育的良好机制,为许振超这样的
优秀工人提供了成才的广阔舞台,营造了大展身手的良好机制。
在青岛港的1.6万名职工中,身为普通工人的许振超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与他个人善于学习创新密不可分,与他抓住机遇、拼搏创业密切相联。然而,他的成长又是青岛港这片人才沃土直接催生的结果。许振超的成才经历———从基层工人成长为一个桥吊专家、成长为重任在肩的桥吊队长,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首先,是青岛港长期的人才战略,推动了许振超式先进人物的成长。“青岛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使1.6万名员工人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人人成为港口发展的有用之才”———这是青岛港多年来坚持的人才战略。青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曾经这样说过:要创出高效率,增强竞争力,一是要拥有现代化的码头和先进的设备,二是要拥有一大批人才和现代管理制度,办好企业关键在人。“只要能解决港口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港口需要的人才”已成为青岛港上上下下的共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正是在这种人才战略的强力推动下,正是依靠各个岗位上的一大批优秀人才,青岛港才成功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成功地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纪录,在国内外港口竞争中,成功地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是青岛港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良好氛围,推动了许振超式先模人物的成长。许振超是青岛港优秀群体的代表,在许振超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岗位成才的优秀分子,还有许许多多拼搏奉献的优秀员工,孙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位青岛港前港公司卸船队队长,带领员工潜心研究接卸效率,在2003年6月一举创下每小时5698吨的世界最高矿石卸率,由此被青岛港命名为“孙波效率”,今年3月14日,“孙波效率”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达到了每小时卸率5939吨……如此众多先模人物的涌现,与青岛港多年来所倡导的“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企业精神,与青岛港多年来形成的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与青岛港上上下下拼搏奉献的创业氛围密不可分。
第三,是青岛港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许振超式先模人物的成长。多年来,青岛港坚持以人为本,年年深入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文化、学技术、学实践的“五学”活动,年年开展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和操作技术大比武,使青岛港成为一个人才大熔炉和人才大学校,塑造了一个拥有创一流业绩技能的员工群体,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特别能创业、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许振超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名技术带头人,成为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就是这种良好人才培育机制的结果。
第四,是青岛港大胆使用人才的战略,推动了许振超式先模人物的成长。多年来,青岛港形成了一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识人用人机制,谁能干就让谁干,谁干出成绩就肯定谁,人人都有一个成才的舞台,人人都有成才的机会。许振超只是个普通工人,但他技术精湛、有威信、群众基础好,青岛港就选拔他当桥吊队长,掌管十几个亿、几十个亿的现代化设备;他是个普通的桥吊队长,但在安装最新式桥吊这样的重大工程中,“临危”任命许振超为桥吊安装总指挥,并大胆起用他提出的新方案……发生在许振超身上的这一切,如果没有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胆略,没有一种唯才是用的机制,是很难实现的。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已成为各行各业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所指出的那样,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因此,我们在学习许振超、赶超振超效率的同时,应积极学习借鉴青岛港锻造成才舞台、创新人才机制的成功经验,力争在各行业、各部门中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机制、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为跨越式发展积累强大的人才队伍,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