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听到声音了,他很快就会说话了!”昨天上午,崂山聋校的学生于佳在母亲刘玉香的带领下来到早报读者接待室,刘玉香拉着记者的手高兴地说。
3月1日,本报报道了于佳想听到声音、找份工作,帮母亲减轻负担的消息后,先后有10多名读者向记者表示,他们愿意出资帮助于佳“圆梦”。青岛乾耳听力
技术有限公司出资4000多元,给于佳配了一台深耳道助听器。通过试听、铸模、测试,昨天上午于佳戴上了深耳道助听器。“当他听到声音的时候,高兴得哭了起来。”刘玉香说,医生诊断认为,于佳逐渐恢复听力后,将开始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见到于佳开心的样子,聋校的王老师欣喜之余感叹地说:“目前,我们学校里还有20多名贫困聋哑学生,只要有充裕的资金,他们也可以恢复听力,进而恢复语言表达能力,并由此改变他们的命运。”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