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在我海军“洪泽湖”号大型综合补给舰的“补给”旗语指引下驶入补给阵地,开始与我海军舰艇实施航行中横向补给演练。本报记者李学亮摄
&nbs
p; 本报讯
战舰穿梭,战鹰盘旋。昨天,黄海某海域显得“不同寻常”,中法海军在这里成功举行了一场具有一定规模的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联合演习。此为中国海军第一次与西方国家海军举行海上军事演习。
此次演习标志着中法两国、两军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说明我军致力于倡导和落实“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及正在不断加大参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和地区合作的力度。
这次演习共分5个阶段,中法海军舰艇编队主要进行了包括舰艇和舰载机战术机动、海上补给演练、视觉通信和海上搜救等内容的联合演习。海上演习舰艇编队的指挥员分别由北海舰队参谋长张盘洪将军和法国太平洋海区司令路易·德贡坦松将军担任。演习之前,中法双方进行了周密的图上推演,并商定前3个阶段由中方指挥,后两个阶段由法方指挥。
演习结束返航途中,中方指挥员张盘洪将军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此次演习是圆满成功的。谈到此次中法联合演习的意义时,他说,中法两国是友好国家,军事外交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习既可以增进友谊,也可以促使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世界,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训练方法和管理经验,同时可以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军队,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谈到演习课题的设置时,张盘洪说,这5个课题既包括了舰机、舰艇之间的协同动作,也包括了单兵、小分队的协同;既有战术背景的科目,又有技术方面的科目,演习方案较为适合。他认为通过昨天的演习,可以看出法国海军良好的军事素质,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法方指挥员路易·德贡坦松在演习结束时乘直升机换乘至中方军舰。晚餐后,在“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的舰用会议室接受了采访。他说,演习的成功是中法两国官兵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两军之间,特别是法国海军太平洋海区部队,能够经常性地与北海舰队进行友好交流,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感到通过昨天的演习,中法海军之间有了更深层的交流,中国海军官兵的训练有素也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参加昨天演习的中方舰艇主要有隶属于北海舰队的“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参演的法国舰艇一艘是“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一艘是“比罗司令”号轻型护卫舰,这两艘军舰于本月12日抵达青岛访问,演习结束后离开中国海域继续航行。(本报通讯员米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