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3·11”马德里连环爆炸事件调查的逐步深入,西方反恐专家认为,“基地”组织及其领导人本·拉登“恐怕难辞其咎”。
“谁都可以是‘基地’”
近来,从伊拉克、沙特、土耳其到西班牙,各
国接连发生的袭击事件都隐约可见“基地”的阴影。反恐专家告诉美联社记者,尽管那些“认领”袭击的组织往往名不见经传,但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本·拉登的追随者”,其成员可能都曾与本·拉登一起“并肩战斗”,受其影响,后来又召集一批信徒“自立门户”。因此追究起来,他们都与“基地”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联社16日的评论指出,虽然这种“认领”声明可信度尚难以确认,但此类袭击却有着相同烙印―――由看似松散的小规模组织发动;并不受同一个“母体”组织指挥;但非常清楚其“使命”;一些组织成员还亲身接受过“基地”的训练。
“如果你相信他们(‘基地’)的理念,那么你就是其中一员,你就是‘基地’,”曾撰写《“基地”组织―――恐怖联盟》一书的埃及反恐专家阿卜杜勒·拉希姆·阿里说。
拉登录音传递指令
“本·拉登录像(音)带”的频频出现就是“基地”调整领导方式的一个标志。因为“基地”领导层如果通过电讯设备联系并指挥行动,很可能被反恐安全机构侦察到。
反恐专家认为,本·拉登及其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在这些录音或录像带中传递的信息,往往被各地追随者视为指导方针―――他们能在字里行间读出隐含的指令,并据此发动袭击。
去年10月,一份据信来自本·拉登的声明威胁要对一些国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发动袭击,威胁对象就包括西班牙。“3·11”马德里爆炸案的发生似乎验证,此番威胁并非虚张声势。
“进修生”兴风作浪
反恐官员说,在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战争打击下,“基地”组织的领导核心已经损失大半,从巅峰时期的60名领导人左右降低到大约20人至30人,剩下的大多是本·拉登的心腹。
美国情报人员相信,这些人现在正躲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某个隐秘巢穴。
安全官员说,余下的“基地”指挥人员大多在阿富汗与本·拉登一起经历过战争的考验,因此都经验丰富,“思想水平”和指挥行动能力都比较高。一名美国安全官员这样比喻:“如果说‘基地’是一所军事学院,那这些人就是这所学院的‘进修生’。”
“进修生”的号召力因此也不容忽视。他们在世界各地招纳新人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一批小型组织。这其中包括被指控策划袭击驻伊联军的伊拉克北部组织“安萨尔”、宣称对马德里爆炸案负责的“阿布·哈夫斯·马斯里旅”等。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11”是摩洛哥人干的
西班牙当局对“3·11”马德里爆炸案的调查逐步深入,调查人员正在追查这一事件与去年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发生的自杀式爆炸袭击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经西班牙和摩洛哥两国官员证实,西警方拘捕的马德里爆炸案5名嫌疑人中有3名摩洛哥人。
在卡萨布兰卡案系列爆炸案中,包括酒店、犹太人俱乐部和西班牙餐馆等5个目标相继遭到汽车和人体炸弹爆炸袭击,造成40多人死亡。
左图:3月15日,在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一名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绘制一起恐怖袭击阴谋的两名嫌疑人的素描像。当天,巴基斯坦警方在一辆停放在美国驻卡拉奇领事馆外的汽车上拆除了大量烈性爆炸物,从而粉碎了一起针对美国目标的汽车炸弹袭击阴谋。新华社/法新
“基地”
头目毙命
沙特安全部门16日说,沙特安全部队15日打死了“基地”组织负责海湾地区行动的也门籍领导人。当局认为此人参与策划了去年在利雅得的两起自杀式爆炸袭击。
巴阿边界激烈交火
巴基斯坦三军公关部官员16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巴军队当天早晨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部落地区采取新的反恐行动,搜捕藏匿在那里的“基地”组织成员和塔利班残余势力。
搜捕行动是在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首府瓦纳附近地区进行的。
但此次行动遭到了当地部落武装的抵抗,双方发生交火并造成至少7人受伤。
反恐战报18名恐怖分子
在土耳其落网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市长姆阿莫·居莱尔16日说,土耳其警方已逮捕18名与共济会大楼爆炸案有关的嫌疑人,并说其中3人正在策划新的自杀爆炸事件。
伊斯坦布尔一座共济会大楼3月9日遭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死者包括一名袭击者和一名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