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意味着什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指出,在人均
GDP1000美元这个阶段,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马凯说,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550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550美元到2550美元算中等收入国家,2550美元到7900美元是高收入国家。我国1996年人均GDP达到650美元,走出了低收入国家行列,开始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而登上1000美元的台阶以后,意味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急剧升级,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要住得舒服,行得方便,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享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文明。这些都是这个时期经济可能保持一个较长时间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
而同时,这一阶段将是矛盾凸显的时期,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在上一个世纪一百年中,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但是他们消耗了世界的60%的能源、50%的资源。在新世纪开始的这一百年,另外85%人口的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包括中国、印度也要陆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这样人类就面临着资源支撑的挑战。它要求我们不能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要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恰当地处理发展中的各种经济矛盾、社会矛盾、内外矛盾,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能够抓住这一机遇,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不丧失发展的黄金时期,最终实现现代化;另一种可能是出现所谓的“拉美现象”,登上这个台阶以后,经济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社会矛盾突出,甚至加剧两极分化和社会震荡。党的十六大确定了今后20年的奋斗目标,去年中央又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坚信,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能够避免后一种可能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关链接
“拉美陷阱”
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许多拉美国家利用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发展一度非常快。这些国家在人均
G 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后,纷纷止步不前甚至大幅倒退。例如,阿根廷人均 G
DP从1998年的8030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4060美元,巴西从4600美元下降到2680美元,智利从4890美元下降到4260美元。
“拉美现象”有金融危机和汇率变化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丧失国家比较优势的缘故,同时,国家在经济增长质量和方式上缺陷较大,过于依赖外商直接投资,没有及时提高自己的产业创新能力,构建牢固的国家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