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立两年的开发区“流动人口妇女爱心之家”,为大量人生地不熟的外来打工的妇女撑腰、服务,成为大受欢迎的“外来妹之家”。
近年来,随着西海岸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几乎占据了开发区人口的半壁江山,其中在三资企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外来务工女性有近8万人,成为开发区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长期以来,她们被称为“城市边缘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她们的生存状况、权益保护、身心健康都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她们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会主流中,2002年3月,由开发区妇联牵头,位于开发区紫金山路上的“流动人口妇女爱心服务之家”正式成立,这是青岛市首个为外来打工妹设立的服务组织。成立两年多来,在保护外来妇女的正当权益、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加强沟通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外来妇女的热烈欢迎。如开通的“外来打工妹热线电话”,共接到热线电话100多人次,其中反映劳资纠纷以及企业侵害外来妇女合法权益案件就占了70%。根据反映的这些问题,“外来妹之家”积极协调劳动、民政、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为外来妇女提供了及时的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等帮助。与此同时,“外来妹之家”举办了切合打工妹实际需要的法律和英、日、韩语初、中级培训班以及办公室微机操作等培训班,帮助她们提高素质。一位在日资企业打工的四川籍女青年在“外来妹之家”参加了日语口语的培训后,日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被公司管理层发现,从生产线调到了管理岗位。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这位女青年后来又报考会计专业的大专自考。“外来妹之家”还在海尔、澳柯玛等大型企业集团的附近开设了200多平方米的“星星火阅览室”,藏书3万多册,为打工妹利用业余时间上网、读书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丰富外来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外来妹之家”定期举办“红丝线联谊会”,积极为打工妹的婚姻大事穿针引线,到目前为止,“红丝线联谊会”的会员人数已经达到了800多人。
目前,“外来妹之家”已经在开发区打工妹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成为外来妇女名副其实的“娘家”。她们说:“我们在异乡无亲无故,是‘外来妹之家’给了我们亲情和温暖,让我们有了一个家。”
最近,“外来妹之家”又为她们送去一份温馨的小礼物——“开发区外来妇女服务卡”,卡片上详细标明了区、街道办事处两级妇联和区法律援助中心的联系电话,遭遇家庭暴力等问题时的求助程序等。(范明明苏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