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11 > 正文
从联办到联动――剖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家电学院”办学模式
青岛新闻网  2004-03-04 00:00:00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一排排不同型号的电视机,有原始的21英寸彩电,也有还没上市的液晶背投电视;每台电视后面都有不同的指示牌:线路问题、显像管问题、电脑控制问题……还有专业的检测、维修设备,看着这些,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是哪家公司的电视维修车间。但实际上,这只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家电学院”家电维修专业的一间教室。在这里,一种新型的高职教育模式及其理念正在形成,并开始显示出它的成效。

  从挂名办学到深度融合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海尔家电学院”从挂名到现在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海尔集团与青职院双方的合作却经历了一个从挂名办学到深度融合的过程。用青职院院长史忠健的话说,这同时也是一个从传统高职办学模式到新型高职办学模式的转变。

  “一开始,双方的合作也就仅限于海尔集团挂个名,并赠送给学校一些旧的家电。但后来,海尔集团不仅把还没有上市的产品都拿到学校来,还把整个山东的家电维修培训服务中心放到了学院。”为什么会产生像海尔家电学院院长孙钢所说的这种变化,也许海尔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培训部主任邹习文的话更有说服力。

  “合作之初,我们是委托青职院的前身即青岛职工大学为我们的内部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随着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和发展,双方的合作也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为了加强合作,在委托办班的基础上,双方经过探讨,确定以合作办学的形式进一步合作,所以成立了海尔家电学院,专门针对海尔的需求,由职业技术学院为海尔集团系统地培养家电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种合作同时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到2003年下半年,针对职业技术学院具备具有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的优势,海尔集团又提出了对售后人员进行维修专业知识及维修技能提高的培训合作意向,由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融入经营的方式进一步合作。”

  正是切身感受到了合作所带来的好处,青职院和海尔集团才走出了挂名办学这种浅层次的模式,走向了深度融合。正当其它的高职院校还在寻找如何与企业结合,将企业的需要与自身的教学相结合时,青职院的海尔家电学院在这方面已经抢先一步。学院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海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学院的老师共同组成,由专业指导委员会选定教材,制定课程。许多课程都是由海尔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给学生上课。谈到这一点,孙钢认为学生通过跟海尔的工作人员学习,不仅学到了最实际的维修技术,还学到了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这样学生毕业到海尔后,节约了适应企业文化的时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企业中去。”

  今年“海尔家电学院”家电维修专业的48名学生,已经有34人进入海尔集团实习。由于这些学生都实习在第一线,以至于连期末考试都要请假。海尔对这些学生的评价是:管用、踏实。

  谈到学院的下一步发展,孙钢表示,现在国家大力推行“订单式”教育,就是把企业的用人需求与职业学院的培养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海尔家电学院”的发展也要按这个思路走,进一步加强与海尔集团的融合,按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

  从“教学以致用”到“教学外致”

  作为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并不多见的办学模式,“海尔家电学院”走出了条新路。每一种新的形式背后都必然有一套思想体系支撑,这就不能不谈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

  “教学以致用”,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办学的一个总思路。但在高职发展新的形式下,如何做到“致用”?青职院又提出了在教学上要“教学外致”,更加强调了教学的外向型服务功能。“高职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学生,但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走出校门与企业合作是一条必经之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史忠健认为,像“海尔家电学院”这样,青职院的每个专业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

  如何做到“致用”,其实也是所有高职院校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般思路是:加大投入,在校内建立各类实习基地———目前国内多数地区的高职院校都是根据这个思路来办的。但史忠健不这样认为,“哪里有最先进的生产力?哪里是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地方?是企业,不是学校。比如我们自己建服装专业的基地,购入设备、面料,这需要多少经费。而且我们怎么知道当前最流行的样式是什么?最流行的面料是什么?在校内建实习基地,建起来就会落后于市场,这些与实践最紧密的结合只有让学生到企业中才能解决。”正是基于此,青职院更多的把触角伸向了校外,服装专业的实习基地在巴龙集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在香格里拉大饭店,还有在团岛的污水处理站……现在学校已经建立了41个实习基地。

  史忠健以“海尔家电学院”为例来说明这种办学模式的优势:“如果说‘海尔家电学院’有成功之处,就在于青职院和海尔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企业将学院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而学校也将企业纳入了自己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学生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会作为一线工人在海尔集团实习,等他们毕业时,就是一个成品,就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解决学生的实习就业这么简单,这涉及到的是一种教育模式的改变。在高职教育中,学校要清楚行业的现状,需要企业的资金支持;企业要了解学校如何为自己培养人才,希望得到技术方面的培训。所以高职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也是企业的事。”史忠健说。

  从服务于地方中求发展

  有了海尔家电学院的成功模式,青职院还在筹划着将各个学院的各个专业都推向市场。毕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受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结构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的方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半岛制造业龙头的青岛,正在大力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基地,以及加快形成五个产业集群,这也需要大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据市劳动局提供的数字,我市中级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高级技工仅占总数的7%,技师、高级技师所占的比例不足1.4%。而据专家预计,青岛市技术工人的合理结构应为:高级技师和技师占17%,高级技工占14.6%,中级工占37%,初级工占17.8%。解决这一不足,除了引进人才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发展包括各类职业教育在内的高职教育。

  在工业化进程中,高职教育的作用已经得到过证明。以苏州为例,苏州市新区和工业园区,现有4000多家企业,每年需要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三万多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苏州的职业教育远远跟不上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为此,苏州一方面加强人才储备,与长三角地区近200所各类职业院校建立了定向供应关系。另一方面兴建了苏州国际教育园,该园目的是聚集市区职业类学校,建立市级考试认证培训中心,吸纳高等职业院校进园,建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苏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沈美媛就认为:苏州经济的发展与苏州高职教育的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史忠健对于青职院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作为全国42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必须从青岛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他还透露,针对青岛的产业结构现状,除了进一步巩固原有的财会等专业外,物流学院等一批与青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也进入了学院的整体规划。背靠西海岸,面向大青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疾行。本报记者赵笛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如何成为中国市场总监/销售经理?
·山东沂水惊现百万年 "天然地下画廊"
·加拿大皇家公立大学EMBA招生中
·浙江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正在热招
·留学新纲领:理性决定命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爱 就这样做——你我共同的选择
·市委党校学历班次热招大专大本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深牢大狱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