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城阳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三件大事”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和“七个互动”,明确在大青岛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培育做大自己的优势特色,精心营造一流环境,全面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开放发展的质量水平。
一、建设青岛北部现代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加工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行业特色,充分发挥广源发、特汽、青变、喜盈门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拉长电器机械、电子信息、橡胶化工、纺织服装等主导行业链条,提高产业集群化水平,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依托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加大对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大公司和国内大企业的招商力度,不断提高出口规模和质量,继续保持外贸出口和加工贸易全省前列的位次。依托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充分把握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扩建的有利时机,高水平推进空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高档商住、现代物流、大型超市、专业批发市场等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建设青岛北部商贸中心。同时,继续强化硬、软、内、外四大环境建设,搭建起更为坚实的产业发展平台。
二、加快现代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创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坚持与青岛市总体发展布局紧密衔接,突出“开放式、园林式、现代式、明快式”特色,强化精品意识,精心塑造城市独特风貌和整体形象,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特别要强力推进投资26.6亿元的83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抓好以出口加工区和空港产业区“两区”、正阳路、王沙路和城市中轴线“三线”、白沙河、虹子河和桃源河“三河”等重点区域路域流域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区中心区、空港周边等26个村庄的旧村改造,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社区组团。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和居委会三级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体系,加强都市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大力实施“三绿工程”,努力打造“绿色城阳”,不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打造城阳人品牌、金融安全品牌和教育现代化品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以提高城阳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以“三访谈”为主题的全民大教育活动,弘扬“开放、创新、诚信、和谐、文明、向上”城阳人精神,加快打造城阳人品牌;以全面建设“诚信城阳”为目标,巩固和提升省内首家“一级金融安全区”创建成果;以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高地为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打造教育现代化品牌,建设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三帮一”活动,加大对经济落后村庄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村级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城阳”。记者王哲
城阳区今年10件实事:
1、实施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一期)工程,全区适龄农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就业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7500人;
4、启动安居工程、光明康复工程及扶贫济困工程,为120户以上贫困残疾人改善住房条件,让200名以上白内障患者得到康复,使320户贫困群众脱贫;
5、实施南中轴主体建设工程(含文化广场),建成长1400米、宽80米的城市南中轴,为群众提供理想的休憩场所,增添新的城市景观;
6、完成正阳路西扩(盐田段)工程,并实现全线通车,构筑起横贯全区东西的快速交通主干道;
7、完成双元路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功能,改善景观形象;
8、启动全区旧村改造(一期)工程,高起点、高标准改造26个村庄,建设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社区组团;
9、完成区地方粮食储备库(二期)工程,进一步扩大粮食仓储容量;
10、启动区第二实验小学建设(一期)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区教育设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