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夏天,安徽芜湖的“红顶商人”现象就被媒体披露了出来,当时曾引发了普遍的质疑声浪。据报道,中纪委也曾向该地派出工作人员,调查“红顶商人”有无腐败的行为,原以为经过这样一番“震荡”,芜湖等地官商不分的现象会有所好转,至少应该转入隐蔽的状态。让人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党政领导在企业兼职的现象仍然是芜湖的一道独特景观,新华社记者对此的形容是“成建制、成系统、成系列”。这就不免让人产生强烈的困惑:“红顶商人”这种显然缺乏合法性的怪胎为何能在芜湖屹立不倒呢?难道芜湖成了政策和法律的特区不成?
按照当地的说法,芜湖的官员在企业兼职是不领取工资和报销其他费用的,似乎这样一来,官员的一身二职就变成了无私奉献,从而完全洗清了以权谋私的嫌疑,当然也就和腐败划清了界限。然而,这种清晰的廉政逻辑真的能够改变“红顶商人”的本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红顶商人”的双重身份不仅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最大可能,而且往往让腐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芜湖的“红顶商人”以融资的形式花钱是“没有上限”的,而这些花费毫无疑问是计入了企业的成本,也就是说,腐败现象完全可能摇身一变,以合法化的面目招摇过市,从而逃避纪律的约束和法律的追究。即使有些“红顶商人”在任职期间真的做到了两袖清风,他们也很难摆脱“权力期权化”的深刻质疑,也就说,他们在任职期间所“积累”的财富,完全可能在退任之后“套现”。这意味着什么呢?当“书记董事长”或“局长总经理”把权力带进市场之后,他们就能展开与各种监督的“游击战”,从而让权力摆脱制约,这难道不是为腐败行为大开了方便之门吗?
也许有人会说,“红顶商人”的确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甚至是创造了一种新的高速发展的模式,比如“红顶商人”麇集的芜湖建投公司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资产翻了几十倍,而由芜湖市委书记兼职的奇瑞汽车则已经发展成国产汽车的名牌。然而,这种非常规发展的代价又是什么呢?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芜湖满街跑的都是奇瑞汽车,外地其他品牌的汽车在出租行业根本无法落地。芜湖建投在当地享有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它受国土资源局的“委托”,对全市国有土地资源一级市场进行垄断式的经营开发。不难想象,在芜湖这样的地方,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这两大法宝仍然左右着经济格局,市场竞争则根本无法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自然也无从谈起。少数企业的超常发展,是以对其他企业的压制和剥夺而实现的,这也充分显示了“红顶商人”的怪胎特征。
“红顶商人”就像一支由裁判组成的球队,它的出场不仅无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反而会把地域经济带入封闭的死胡同。如果对“红顶商人”这种“成建制”的违法乱纪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纠正,市场经济的原则就难以确立,法治社会的进程就会受阻,腐败现象也就无法从体制上得以根除。
(蔡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