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晚报版面图 > a21 > 正文
领导层统一科学发展观
青岛新闻网  2004-02-21 00:00:00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如何使“科学发展观”这一具有突破性的执政理念深入省部级高层领导内心,并体现在其工作实绩中,某种程度上关系到下一步的改革成败和发展得失领导层统一科学发展观

   2月16日,西郊中共中央党校,一个由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组成的专题研究班正式开班,主题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据悉,这个引人注目的研究班在近一周的学期内,分别就“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统一思想旨在落实

  中央党校长期从事政策研究的赵长茂教授表示,此次研究班的目的及意义,就在“树立”和“落实”这四个字中:即通过研讨学习,使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并将这一新的执政理念落实到今后的具体工作中。

  简而言之,就是“统一思想,旨在落实”。

  用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开班式上的话说是“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毋庸多言,这从我们占 GDP15%的农业增加值要养活60%的农业人口可以看出,从我们至今难以达到90年代教育发展纲要中规定的2000年教育投入指标可以看出,甚至连去年最让我们骄傲的9.1%GDP增长,也充斥着高能耗高投入的不可持续隐忧……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统筹兼顾,实现以人为本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不是仅局限在少数地区和人群。

  因此,通过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心中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带回此后的工作思路和部署中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必需。

  改革着力点发生变化

  事实上,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研究班,这不是第一次。

  粗粗一数,党校的韩宝江教授就列出了“金融”“财税”“国际形势及 W TO”等几个同规格的研究班,加上去年的“三个代表”学习,党和政府在省部级主要领导的学习安排上实际上早已制度化。其一方面可以为陷入繁忙工作中的高层领导学习充电,另一方面,年终岁初的时间安排,也为党和政府在重要的工作部署前统一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赵长茂则指出,“这里所说的科学发展观,在我们转型期国家事实上不仅仅涵盖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改革着力点和立足点的变化。”

  赵长茂指出,以往我们改革的着力点重在“突破旧障碍,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应该说这种改革思路没有错,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人均 G DP超过1000美元,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改革的着力点就需在继续抓好经济改革的同时,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多地关注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比如文教卫生体制改革等,以使我们的改革更配套,发展更协调。

  政绩考核

  是关键

  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个变化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一是将以往的 G DP总值改为北京市生产总值,强化了社会、文化发展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二是将去年高达10.5%的增长速度调至9%,以求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这一变化,与此前上海将环保投入、研发经费支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等三项指标列入200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遥相呼应,加上深圳将原定的现代化速度向后推迟五年、浙江湖州以新的考核体系取代原有的 G DP考核等等,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到了“科学发展观”所带来的扑面春风。

  事实上,在谈论科学发展观时,人们便不可能绕开正确的政绩观以及相应的干部考核体系,某种程度上,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以及考核体系是否完善。建立与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相应的考核体系,一是要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二是在评价标准上,既要重数字,又不能惟数字,坚决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三是考核指标既要有确定性,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基于现实的重要抉择

  权威人士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基于现实与国情的重要抉择。

  首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关口,一是 G DP总量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解决过去想解决而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我国人均 G DP超过10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变动深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成为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只有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才能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避免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

  其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我国人口多是考虑一切发展问题的出发点,目前我国有12.9亿人口,今后30年,我国人口预计将增加到15亿。这即是很大的乘数,也是很大的分母;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差,不能满足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而且相对于工业化进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提前了50年。

  资源相对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长期因素。这些国情,使得我们在考虑发展时,必须立足于五个统筹,而不再是以往的单兵突进。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从2003年经济运行看,有以下较为突出问题:一是投资规模偏大,二是就业压力加大,三是土地供给紧张,四是资源约束增强,五是环境污染加剧。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与以往发展观念上的偏差亦是重要原因。

  此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对我国以往发展实践和国际发展经验的合理借鉴,诸如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外开放要注意经济安全等这些理念,都成为现阶段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网上楼书 2004青岛精品楼盘展示会
·加拿大皇家公立大学EMBA招生中
·山东沂水惊现百万年 "天然地下画廊"
·新版杭州网本月16日开通运行
·浙江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正在热招
·2月19日,零距离接触英国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爱 就这样做...你我青少年特别诊所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WG0220QX.TIF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