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正文
英雄侧面:邱少云最“亲密”的人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青岛新闻网  2004-02-18 15:06:03 桂龙新闻网-广西政法报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编者按: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不少顶天立地的志愿军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已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不容置疑。然而,你可知道,他生前的排长就在南宁。近日,他向本报记者讲述了邱少云当年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回忆与公开发表的文章有部分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并不影响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我们为了让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英雄,了解英雄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被历史遗漏的些许细节,遂编发了此稿。  

  在所有关于英雄邱少云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担任邱少云所在的3班副班长、所在的1排排长的曾纪有,而他恰是与邱少云最“亲密”的人。

  初春时节,在南宁市长堽路的烈士陵园,担任该园顾问已离休多年的曾纪有接受了记者采访,谈起了那段与邱少云共同战斗的岁月。作为邱少云的排长,他的回忆与公开报刊媒体所说的邱少云却有些不同。

  出国之前的邱少云

  邱少云不爱说话

  我记得邱少云的老家在简阳

  曾纪有是广西兴安县人,今年已是78岁的老人。

  1946年9月,刚结婚不久的曾纪有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从此离开故里,转战南北。1949年4月在与解放军作战时,已是国民党军队排长的曾纪有率12名士兵投诚,从此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随着解放大军节节胜利,曾纪有所在的10军一路南下、西进,到达四川。四川解放后,驻扎在简阳县(今简阳市)的部队(29师87团3营9连)改为简阳县大队,负责在简阳剿匪,曾纪有在这支部队里担任9连1排3班副班长。

  “1950年3月的一天,我从医院看病回来,”曾纪有向记者回忆说,“连队的一名干部将三个小伙子领到我面前说,部队招了一批新兵,这三个分到你班里。其中一个就是邱少云。邱少云那时18岁,他说是简阳县养马河山茶村人。他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一脸肉疙瘩,人长得很结实,但不爱说话,在班会上有时要点他的名才发言说几句。”

  新兵入伍要参加培训,沉默寡言的邱少云表现不算很积极;在参加劳动时还有些自私,拿着一把好铁锹就不愿跟其他人换,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争铁锹,竟打了起来。见此情况,作为副班长的曾纪有要拉他一把,就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经常给他开“小灶”,谈心。渐渐地,邱少云纪律性有了很大好转。

  一段时间培训后,邱少云便参加了剿匪斗争,曾纪有把他带在自己身边。5月的一天,曾纪有领导工作组外出执行任务,途经山茶村时,发现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顶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妇女拉着一名10多岁的男孩站着。曾纪有心生怀疑,问邱少云:“这房子怎么这么怪,会不会是土匪的观察哨?”邱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这是我的家。”曾纪有有些惊讶,说:“是嘛,那妇女是谁?男孩又是谁?”“是我妈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纪有问,邱少云答‘想’,但曾纪有没答应他,因为剿匪时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标。曾纪有看到邱少云眼里溢满了泪水,他也只有在心里叹一声气。

  当年10月,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第10军改为志愿军第15军,师以下编号不变,从简阳开进朝鲜参战。此时曾纪有改任1排排长。

  采访曾老之前,记者收集了不少有关邱少云英雄事迹的文章,记者注意到,曾老的回忆与这些文章有很大差异。“很多文章说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人,他怎么是四川简阳人?而且邱少云纪念馆也是建在铜梁县。”记者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多年来我也几次寻找过这个谜。”曾老说。

  亲眼目睹邱少云壮烈牺牲

  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小时,他一动不动

  当时曾纪有是阵地最高指挥官

  进入朝鲜后,部队加强了训练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邱少云进步很快,他对武器特别有悟性,部队装备的苏式武器如转盘冲锋枪、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会,成为了一名标兵。

  1952年10月,志愿军决定打响上甘岭战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而要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炸掉敌军增援必经的康平桥;要炸掉康平桥,又必须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敌军布下了一个加强营,不仅火力强大,还构筑了坚固的地下碉堡,强攻是不可能的。指挥部决定派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军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时,一旦进攻时间到,迅速抢占391高地。曾纪有所在的一排担起了这个重任。

  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军阵地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1排52名官兵(本为48人,上级临时增加4名医护及话务人员)浑身插满芦草匍匐前进,三小时后,部队静悄悄地进入预定地点,我军炮弹也停止了。

  “这次行动特别重要,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进入阵地后,我们只能脸埋在地上,双手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地待命。因为我们只距离敌人阵地30米左右,稍发出点声响,弄出点动静,就可能被发现。即使敌人发现了我们中的哪个,谁也不能有任何动静,更不能反击。”

  50多年过去了,但曾老对那场战斗记忆犹新。“那天,刚下完一场雪,万物萧瑟,大地一片寂静。也许是太沉静了,敌人反觉得不安,怀疑我军搞什么名堂,可是又不敢出来巡逻,就不时地对周围地带进行骚扰。先从碉堡里打出十几发烟雾弹和毒气弹,我们戴上口罩,敌人没弄着我们,反呛着了自己,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们咳嗽、骂娘声。下午2时左右,敌人又向周围打出数百发炮弹,其中不少落在了我们的潜伏区,一些人受伤了,也有人阵亡了,但我们还是纹丝不动。”

  “邱少云不是你们牺牲的第一个战士?”记者问。

  “不是。”曾老接着说,“约下午4时,敌人又打出来数十发燃烧弹,其中有4发落在了我们埋伏区,顿时火熊熊燃烧起来。其中一发正落在了邱少云身边,火很快烧着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后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口,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在第3排,离敌军铁丝网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就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同志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进土里,想着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心里想:邱少云,你是最坚强的战士!我当时心里说不出有多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战士生命垂危,却不能救他,可是军令如山,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动。现在想起来,我的心仍在颤抖。战斗中免不了牺牲,如果是一枪过来,中弹身亡,让人还好受点,可邱少云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生命啊。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多钟头,我眼睁睁地看着邱少云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慢慢变成一具焦体,心里难受得像刀在剜。”

  “有些文章上说邱少云身边有一条水沟,他若滚进沟里就能活命。是这样吗?”

  “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在半山腰,哪来水沟,有水沟,在那寒冬也没有水。”

  “有文章说,当时有些士兵为救邱少云,向连长程子英请示打响战斗……”

  “这是不可能的,当时阵地上最高指挥官就是我。我们的任务就是埋伏待命,谁也不准乱动,话也不能说一句。”

  战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下午5时40分,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地炮击。将1排前方的阵地轰炸5分钟后,轰炸转移了,1排在炮火转移的5分钟内迅速占领了391高地主峰。因为5分钟后炮火将轰炸他们潜伏的地方,以断敌人增援之路。在敌人的几次“骚扰”中,1排出现了严重伤亡,但战士们斗志高昂,冒着枪林弹雨冲了上去。占领主峰后,曾纪有向空中发射了三颗传达胜利的信号弹。突然一个暗堡里射来一排子弹,曾纪有中弹倒下了……

  “很多文章里说,当时你们有一个营500多人潜伏到敌方前沿阵上,怎么才52人?”记者问。

  “那是错误的,就52个,也不是潜伏到敌方前沿,而是后山腰。”曾老拿出笔,给记者画了一张当时的地形图。“这项任务极为秘密,不可能派那么多人去。我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师部单线直接和我联系,除了我和师部领导,谁也不知这项任务。当时师部还派了一名干部来协助我,可惜还没进潜伏地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伤撤下了。”

  他的几点疑问

  他记得邱少云牺牲时只有20岁邱少云上战场并没有带武器

  战斗结束后,曾纪有被送往国内的医院里。他的左手腕处被打穿,颈部也受了伤。

  在疗伤的日子里,护士经常读报纸给他听。有一天,他听到了邱少云的事迹,这便是人民日报刊登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他的战友邱少云被授予了特等功臣的称号,作为排长的曾纪有感到很欣慰。

  在这篇文章里,他开始注意到描述邱少云的一些误差,如说邱少云身上背着爆破筒,其实当时邱少云并没有带武器,只拿着把大钳子,他的任务不是冲锋杀敌,而是扫除铁丝网障碍。他不知道是谁提供这些材料的,因为他与战友们已失去了联系。部队也没人知道他活了下来。这篇文章不长,他所了解到的内容也不多。

  后来,他间接了解到那场战斗后,1排只有几名战士活了下来,几经周折,他仍无法与活着的战士联系上。1958年,曾纪有带着三级伤残证书转业了。

  1997年,春节,在全区老军人座谈会上,曾纪有认识了周秀全,一问才知两人同是3营的战友!找到一个战友,曾纪有便想打听他那个排的战友情况。周秀全给了他一本15军军史。他翻开一看,1排只有邱少云一个人的名字。

  “为什么找不到全排的名单呢?当时的档案在哪?”记者问。

  “可能档案在部队调动过程中丢失了。战争年代,档案丢失是难免的事。”

  也许是因为档案丢失了,部队上不仅没有人知道曾纪有还活着,关于邱少云的资料也出现了许多与曾纪有所知道的很不一样的内容。

  1975年,在柳州疗养的曾纪有接受学校的邀请,给学生们讲讲邱少云的故事。那时的学生课本上登有邱少云的故事,虽然已读过,但由邱少云的战友来讲述他的故事,同学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可听着听着,同学们就发现了“曾爷爷”讲的与书上说的很多不一样,一个个争相提问。

  这让曾纪有大吃一惊。于是他找来教材查看,果然有很多不同。后来他又找来有关报刊翻看,同样存在很多不同。他归纳了一下,大致有: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玉屏村邱家庄人,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四川省简阳县(今简阳市)养马河山茶村人。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168团3营9连1排3班,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1排3班。

  报刊说的邱少云赴朝作战是1951年3月28日,他所记得的是1950年10月23日,为首批入朝作战志愿军。

  报刊上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6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12日下午,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0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24日下午4时。

  “这一天同时也是我受伤的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曾纪有说。

  报刊上的邱少云家中有父母,有三个兄弟,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父亲去世,家中只有母亲和弟弟。

  报刊上的邱少云参加解放军前被国民党军队抓过壮丁,在川军十八团刘义的部队当伙夫,但曾纪有从未听邱少云提起过他有这段经历。

  那时连队经常举行诉苦会,邱少云在会上也只提他家庭的苦难,未提到他有当兵经历。

  报刊上的邱少云在剿匪斗争中多次立功,在资阳只身抓获匪首刘义,但曾纪有的记忆中,他们奔赴朝鲜前从未离开过简阳,且简阳县大队在剿匪期间并没有抓获过一个土匪。“当时有严格的纪律,我们外出执行任务是不许单兵作战的。”曾纪有说。

  多方查证无法证实

  四川民政部门证实邱少云是铜梁县人

  记者帮忙写信联系,石沉大海

  曾纪有从课本上看到,文章的材料提供人为邱少云的战友李元新应为李元兴。对李元兴,曾纪有还有记忆,他确实是邱少云的战友,自然也是他的战友。当时李元兴是邱少云的副班长,也是四川人,按说他应该对邱少云很了解的,怎么会弄错呢?

  曾纪有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寻找李元兴。他写信去四川省民政厅,请求帮助查找李元兴,然而四川省民政厅回信说查无此人。

  后来曾纪有又从师永刚写的《从“国军”伙夫到志愿军一级英雄》中看到了邱少云被授奖的经过。原来,战斗结束后,9连指导员王明时(应为王世民)被师部评为模范指导员,王明时在材料介绍中,谈到如何做邱少云的工作,使他由后进变先进的故事。邱少云的事迹始为上级所知,原来连队是为邱少云报三等功的,志愿军领导机关最后授予邱少云特等功。当时在部队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郑大藩,得知此事,便采访了王明时、李仕虎、李元兴,从而形成了那篇最早报道邱少云的文章。

  从这篇文章中,曾纪有得知铜梁县有个邱少云纪念馆,便去信提出他的疑问。纪念馆支部书记王星富回了信。信中说:

  邱少云,经四川省民政部门多次调查,是铜梁县关溅乡(现改为少云镇)人确实,他的哥哥邱东云(解放前由别人抱养,现还在世),三弟邱少全于1991年病逝,小弟邱少华现仍住在少云镇农村,每年都来一次纪念馆。

  邱少云生前部队经改编后,现驻扎在甘肃省武威市,编号是XXXXX部队168团,只要去信该部组织科,就能联系上。

  邱少云当过国民党壮丁,是成都战役解放了他,当解放军时是秦基伟的部队。郭安明最清楚这段历史。

  邱少云参加解放军后,在内江、资阳一带剿匪,他化妆成农民,生擒了匪首刘毅。

  ……

  看了这封信,曾纪有更迷惑了,因为信中的邱少云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相差太大了。信中说的当过邱少云文化教员的郭安明,他也不认识。他想,既然组织认定了这些历史,就以组织的为准吧。信中还告知,李元兴已死于文革中。最后王星富要求曾纪有提供一些有关邱少云和他的战友的一些材料。曾纪有将他保存多年的那段时期的工作笔记复印寄了去。此后,纪念馆再没回信。

  记者也曾帮曾纪有写信到简阳市委、养马河镇、武威师部及写过邱少云文章的师永刚(武威师部的宣传人员)查询,但均未得到回信。

  抗美援朝结束后,邱少云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他的家人、他的家乡也获得了巨大的荣誉。1953年6月1日,志愿军领导机关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级英雄”称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接着,朝鲜追赠邱少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一枚,并建立邱少云烈士纪念碑。1959年,铜梁县建立邱少云纪念馆,铜梁县关溅乡更名为少云公社。五十年来,朝鲜方及我国领导人不断慰问邱少云在关溅乡的家人。

  英雄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当之无愧,不论他的故乡在哪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已载入史册,流传千古,这是不容置疑的。在这里,本文所说是否为历史真实姑且不论,本文旨在探讨历史的真实。

  (本文仅为曾纪有个人看法)

  邱少云烈士生平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25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授特等功臣,并于1953年6月1日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英雄差点被埋没

  邱少云牺牲后,连队给邱少云报请了三等功。据邱少云生前战友林炳远后来回忆说,那次战斗半个月后进行战斗总结,他和邱少云的指导员王明世一同到师里去汇报。当时,一位组织部门的干事要求王指导员举个具体的人或事来谈谈。

  王指导员于是提到了邱少云。并说,在执行任务前进行战前动员时,战士们很激昂,纷纷表了态,可邱少云却闷不吭声,因此连里对他很不放心。于是我找邱少云谈心,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他也向我表了态:就是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也不暴露目标,暴露目标就是革命的罪人。

  第二天,他向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在申请书中他表示:为了战斗胜利,愿贡献自己的一切。

  可不曾料到,第二天他便牺牲了,真的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那位干事听了王明世的介绍,非常感动地说:这样的英雄行为,太感人了,三等功不行,应报特等功!

  于是,29师政治部立即上报邱少云特等功的报告,报请志愿军司令部批准。

  起初,个别领导认为:邱少云不过是战时特殊死亡,算不上英雄,三等功就可以了。但更多的同志认为他严守纪律,为了整体牺牲自我的精神难能可贵。后来,意见终于统一了,少数服从多数。1952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邱少云为特等功臣。

  受关注再授军功

  1952年底,一位名叫郑大藩的随军记者就邱少云牺牲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燃烧弹落在什么地方?是打中头部死亡还是一点一点烧死的?二是他身边有无水沟?谁看见了邱少云牺牲的全过程?

  后来,邱少云的战友李元兴回忆说:“燃烧弹打在邱少云前方两米左右,燃烧液溅到了他的身上,是一寸一寸烧过来的,从头烧到脚,当时我伏在他身后五米左右,亲眼见到大火一点一点把邱少云活活烧死。”

  李元兴和其他战友还证明,邱少云右面3米处有一条小水沟,如果邱少云愿意,只需侧向滚即可活命。

  面对这些证明材料和见证人的描述,记者郑大藩感动了,他含着眼泪奋笔疾书。

  《人民日报》用整版篇幅发表了他那篇著名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此文一出,随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1953年6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的称号。(秦兴旺 杜明礼)

  来源:广西政法报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浙江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正在热招
·足彩"胜负彩"(04006期)开奖公告
·足不出户来看房 网上房展建议征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爱 就这样做...你我青少年特别诊所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名模姜馨田出任青岛购物网鲜花使者
·足球彩票"进球游戏彩票"2月18发行
·2月19日,零距离接触英国大学!
 

 相关链接:


 下一篇: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