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
春节期间访胶南,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也不管是企业还是社区,张张笑脸都写满浓浓的春意。盘点2003年,人们不难发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更美了,手中可自由支配的钱更多了,出门在外自信心也更足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胶南的干部就没敢懈怠过。筹措2010万元资金,筑起覆盖率为100%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网;成立慈善总会,基金总额达到1600万元;帮助2万多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市本级一年安排财政支农资金达5200万元;投资1.4亿元,为群众办了事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文化生活的10件实事,一件件,一桩桩,暖了80万群众的心。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今年,胶南市用于支持“三农”的财政转移资金将超过7500万元,为群众办实事的资金将超过3亿元。春节前夕,他们就筹措了400多万元,救助2万多户贫困群众度年关。胶南市还要求,在访贫问苦送温暖的同时,市、镇、村各级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必须层层开展谈心活动,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听取批评,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保持稳定。据初步统计,仅春节期间,该市各级就组织谈心14000多人次。通过谈心,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现场解决了许多信访问题。其中针对城乡教育资源失衡问题,将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并筹资5000万元,统筹全市农村教师工资发放。
一年之计在于春。胶南的干部在访贫问苦送温暖和基层谈心保稳定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忘记求发展。正月初六,市委一纸通知就将四大班子有关领导、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镇党委书记共41人召集到了宁波、台州、绍兴、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因为年前中央、全省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使胶南党政一班人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感。他们深刻认识到,胶南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加速期,融入大青岛,建设新胶南,就必须在与时俱进中抢先一步。
考察团在短短4天时间里,先后学习了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临港工业、城市规划建设、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化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并迅速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那就是紧紧围绕青岛市确定的“三件大事”,突破县域经济发展框架模式,加快推进“东接、北扩、南展”城市发展战略,突出大项目、高新技术和产业集群“三个亮点”,抓住结构调整、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三个关键”,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春的种子已经在胶南大地上萌动。本报记者韩军营本报通讯员刘涛祁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