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刊出评论文章,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美国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该报称,中国无疑已成为一支主要的经济力量。比起美国10.4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以及日本4万亿美元的产出而言,中国目前1.2万亿美元的经济水平并不算高;但中国会在20年内赶超日本。
文章认为,中国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只有80美元左右,比美国工人在最低收入情况下两天的收入还少。这造成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
然而,文章指出,这些数字掩盖了中美经济之间的互补性。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十分依赖工业产出,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有51‰来自制造业、采矿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只占14‰的份额,而服务业却占将近四分之三。
文章还举了罗技国际集团公司的例子,来说明为何中国加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角色。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公司,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2千万只鼠标。旺达无线鼠标是罗技的拳头产品之一,在美国的销售价格在40美元左右。这其中,罗技拿走8美元,批发商和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原料供货商,如美国的摩托罗拉和安捷伦又要拿走15美元。中国只从中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先用来支付工资、能源、运输和其他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中国工人的收入总额。
很多时候结果总是一样的:外国人赚了大头。它们提供原材料,由它们在中国的工厂进行组装,然后再销售到海外。
文章指出,很难估算美国的跨国公司到底在中国赚了多少钱。但美国经济研究局的数据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印象。80年代时,美国公司在中国亏了不少钱;90年代时,它们开始小有盈余。到1999年,美国公司申报其中国关联企业的净收入达到7.55亿美元,而在2003年前三个季度,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