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每天上午前两节课,青岛经济职业学校377名高三学生都会走出各自的教室,到自己所属层次的教学班去上英语或数学课。这种“走班制”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岛城职业学校中尚属首创。
由于客观因素,职业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更大,学生学习需求也更多样化,根据这一实际,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决定对2001级学生数学、英语两学科实施“走班制”分层次教学,即年级内数学、英语两学科按教学要求不同,分别从高到低,设置
A、 B、
C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上课时打破学生原所在班级界限,走班上课。鉴于师资原因,学校将学生分成两个单元,每天上午前两节课统一安排为英语或数学课,两个单元数学、英语两科交互进行,每单元学生分为
A、 B、 C三个层次。 A层次班学生数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 B层次班40人左右,
C层次班30人以下。因
C层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实行小班化教学,便于教师组织管理教学和辅导。学校以期初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以学生非智力情况、可发展性等背景材料为参考因素,综合考虑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本人意见后确定学生分层名单,各层次实行动态管理,每学期调整一次,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可升一层次或降一层次,保证学生在一个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学习。
为将“走班制”落到实处,青岛经济职业学校详细制定了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A层次教学目标为除熟练掌握国家统一大纲中必学部分外,还须增加选学部分,适当增加深度,使教学与学生将来参加高职升学考试接轨;
B层要求掌握国家大纲中必学部分,适应将来参加全市统一会考的要求;
C层目标只要求掌握国家大纲中最基本部分和专业学习中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另外,在学法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
A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B层和
C层强调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其中
C层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由于把教学目标定在每一个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好学生由原来“吃不饱”到需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中间层次学生需往上靠一靠,才能体验成功;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受到关注,尝试成功喜悦,有利于摆脱厌学困境。
评价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为此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建立了一套分层考核评价制度。学校首先改革了考试方法,构建多种形式结合,重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相结合,卷面考试与作业检查相结合,显性考试与隐性考试相结合等形成性综合评价方法。考核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口试成绩、笔试成绩、学科特长附加分等部分组成。其次,学校改革了考试内容,扭转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和学生为应付考试背笔记、背课本倾向,而是根据学科特点和
A、 B、
C层次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层命题测试。同时,学校还改革评价标准,将分层次评价融入学分制试点中,各层次期末总评成绩合格,但所得学分不同。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配合分层次教学,学校除设综合奖学金外,还设单项进步奖,包括学习奖、礼仪奖、实习奖、实践活动奖等,奖学金受奖面达在校生数的20%。
“走班制”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促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递进”机制,使学生思想感情处于激发状态,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刚刚结束的数学、英语两学科的毕业会考中,实行“走班制”的高三学生数学
A、 B、 C三个层次的合格率达100%,英语 A、 B层次的合格率为100%,
C层次合格率为92%,名列全市职业学校的前茅。(刘淼李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