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畜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快园区建设,培育“公司+合作联社+农场”的生产模式,克服了“非典”的影响,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新的发展与亮点。
家禽生产对畜牧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到年末全市家禽存栏8443.24万只,比上年增长3.7%;家禽出栏23182.17万只,增长13.3%。出栏增幅比存栏增幅高近十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肉鸡生产的出栏率加快,由过去的年均5批次达到现在的6批次。全年禽肉产量达到39.41万吨,比上年增长2.4%,占肉类总产量的55.5%。家禽养殖对畜牧业生产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在整个畜牧生产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003年以来,我市在家禽生产中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正大12万套美国优秀代肉种鸡和九联、正大、新欣等100万套父母代肉种鸡项目的引进。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出口份额,正大公司增资8000万元,九联公司投资2000万元扩大肉鸡熟食品加工,六合集团投资5000万元引进肉鸡产业化项目,有利地推动了全市肉鸡生产的发展。二是扩大肉鸡养殖规模,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肉食鸡标准化的扩张,促使肉鸡生产实现个体饲养规模膨胀,养殖规模由原来的2000只左右扩张到万只标准。
奶牛养殖已成规模,牛奶产量凸现新亮点。全市奶牛存栏量达到11.59万头,比上年增长30%,年内新增奶牛2.6万多头。奶牛的规模养殖和园区养殖的发展,已成为拉动我市畜牧业生产的又一亮点。规模养殖占养殖总量的近40%,同时也带动了散养户的发展。全市牛奶产量达到31.97万吨,比上年度增长28%。由于奶牛增长和良种乳牛提高,牛奶产量增长较大,而羊奶在逐年回落。主要是因奶山羊养殖分散、规模小、羊奶销路不畅所致。
生猪生产平稳发展,效益提高。到2003年底全市生猪存栏196.80万头,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出栏334.33万头。从去年情况看,龙头企业的拉动和公司加农户模式的壮大,是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万福、恒生源、金合、新雅三元杂交等优质猪良种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年繁殖优质猪150万头的能力。恒生源集团投产的年加工能力30万头的生产线,全部实行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从良种繁育到统一供应饲料,再到宰割,形成了一条龙生产。肉质猪生产发展订单农户达到5000多户,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建成较为完备的无疫区体系,外向型程度提高。近几年来,我市加强了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配套力度。2003年项目总投资1400多万元,购置仪器2968套(辆),已顺利通过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验收,建设档次和整体成效居全国前列。目前,我市动物免疫率基本达到100%。无疫区建设促进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发展,畜牧生产的外向型程度有所提高。
肉牛、肉羊养殖步伐加快。去年牛出栏41.32万头,比上年增长10.3%,羊出栏88.69万只,比上年增长6.4%。近几年,随着肉牛和育肥黄牛效益的看好,肉牛和黄牛养殖普遍被群众所接受;同时随着我市加快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及利用本地山羊培育高产优良品种力度的加大,全市肉畜养殖步伐加快,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报记者赵芳本报通讯员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