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孩子们手里多少都有了压岁钱。记者随意走进市区的4家网吧,发现网吧里都生意兴隆,而网吧的生意都离不开未成年人的“鼎力支持”,网吧的财源,就是孩子手里的压岁钱。在网吧里,记者看到很多小“财神”潇洒拿出50元、100元的大钞结账。
网吧里已满员
时间:1月29日下午3时地点:益都路网友网吧
记者推开了网友网吧的大门(本报2003年11月15日曾对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作过报道),看到里面坐着一群小学生和中学生模样的人,管理员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满员”。半小时以后,记者再次回到这家网吧,“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座位。虽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就挂在管理员头顶的墙壁上,但管理员根本没要求进出该网吧的孩子出示身份证件。
在这家网吧里,当时只有三四个成年人,孩子当中也没有一个在查找资料,都全身心投入到了网络游戏中了。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身上的钱有限,玩游戏的时间也只能“迁就”自己身上的钱,他们先交上钱,要求管理员到他们钱用完时提醒他们,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一天之内“二进宫”
时间:1月30日下午1时地点:郓城南路奇才网吧
本以为中午时间,孩子们都回家吃饭了,网吧里应该生意冷清,却不想在这家网吧里看到一片“繁荣”,近八十台机器几次“满员”。当然,这里的生意也是靠中小学生来捧场,并且网吧里面烟雾缭绕,小孩子们叼着香烟,玩着“
C S”、“魔力宝贝”、“热血传奇”,好不惬意。
这里的小“玩家”和网吧老板显然很熟悉,不经意间,老板问一个男孩:“你不是在2号机上吗?怎么跑这个机器上了?”男孩则回答:“你不记得了,我已经下线了,我这是又回来了!”和这个男孩一样,很多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不敢一直呆在网吧里,一个男孩到了下午1时以后,才跟同伴说,一早出门到这个时间,自己必须要回家一趟,并且保证马上就回来,让“玩伴儿”一定等着自己,给自己占着座位。
如此早出晚归,孩子们到底用什么理由来搪塞家长?听过3个男孩的对话,记者茅塞顿开。坐在记者旁边的两个玩
C
S的男孩,专心致志地盯着屏幕,这时候,一个不速之客走到其中一人身边,惊奇地问:“你不是上选修班吗?”听到这个问题,两个“
C S少年”哈哈大笑,说:“对,我天天都上选修班!”然后3个人会意地大笑。
两人共用一台机
时间:1月30日下午3时地点:维客广场
网友之家网吧
网友之家网吧里的顾客,是年龄构成最小的一个,其中半数以上的顾客是一脸稚气的小学生,剩余的也多是中学生。在记者右侧坐的一排8个人,就全部都是小学生。打开机器,硬盘里也堆满了网络游戏。也许是因为身上的钱有限,一些没钱上网的孩子一直游荡在网吧里,看到认识的人,就和别人“搭台”,共用一台机器,或者在一旁出谋划策当“军师”。(记者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