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9 > 正文
在荆棘丛中阔步穿行 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生存报告
青岛新闻网  2004-01-29 07:52:12 青岛日报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刚刚度过60岁生日的傅乐平,忙里偷闲学起了英语———这位毕业于1969年的机械专业大学生,当年学的是俄语。在学英语之前,他还学会了开车。岁月的流逝,丝毫没有消减傅乐平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的冲动,而这正是他所执掌的企业在荆棘丛中阔步穿行的力量源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青岛电缆厂从国有企业变成合资企业,复又变成国有企业,然后变身为股份制的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直到最后实现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傅乐平始终是亲历者并处在变革浪潮的浪尖之上。他说,做企业必须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

  一次失败的跋涉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作为国有企业的青岛电缆厂有着不错的发展。在那些年里,这家企业完成了从电线厂到电缆厂的顺利转型,并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技术改造,确立了引人注目的上升势头。1990年,青岛电缆厂幸运地被选中,成为我市国有企业中的合资试点企业之一。

  厂长傅乐平现在仍记得,当时全厂上下对于合资的期冀与兴奋。在全省,青岛电缆厂是第一个资产3000万美元以下尝试合资的国有企业。那时候,想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的电缆厂,正好在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上受到限制,利用外资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成为电缆厂渴望变革的原始动力。

  经过3年的努力,青岛电缆厂终于在1993年1月与国外一家企业签定合资协议,“变脸”为青大电缆有限公司。其中,外方占60%的股份,中方占40%的股份,由外方出任公司董事长,傅乐平则出任总经理。合资前的1992年,青岛电缆厂产值过亿元,利税2600万元,负债3000万元。

  对于未来,合资双方都有着相当美好的预期。但阻碍美好预期实现的矛盾,在合资之初就产生了。

  今天来回顾当年的这种矛盾可能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它可能来源于对合资企业控制权力的认知、可能来自于管理文化的冲突,也可能是人们常说的外资“水土不服”的原因,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这种冲突最终导致了双方美好期望的破灭。

  1993年,青大电缆有限公司不进反退,产值滑落到亿元以下;1994年,产值继续下降,出现了1000多万元的亏损,总负债超过6000万元。此后,双方矛盾更加不可调和。

  1996年1月,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青大电缆有限公司成为外方独资企业,青岛电缆厂原班人马得到了4500万元安置和发展资金,但厂房、设备都归外方所有。同年4月,傅乐平率领旧部在市北区杨家群租用20亩地建厂,两个月后投入生产,厂名仍为“青岛电缆厂”。

  转了一圈,青岛电缆厂又成了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但已不是原先那个利税上千万元的行业尖兵了。手中仅有的4500万元资金,在租用厂房和购买设备后所剩无几,而从合资企业出来的150名职工,加上老电缆厂的950名退休、退养职工,1100人的生存问题,需要这个几乎是白手起家的青岛电缆厂去解决。

  一次失败的跋涉过后,傅乐平没有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灰心沮丧。他明白,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必须学会在荆棘丛中穿行,而此次失败的跋涉,反而给了他一次难得的机遇,去接触和思索企业适应市场的必备条件———健康的公司治理结构。

  两次成功的改制

  对二次创业的青岛电缆厂来说,生存下去,似乎没有局外人想像得那样艰难。在相当短的时间里,这家命运多舛的企业就恢复了盈利能力,并且翻着番儿地增长。1997年,电缆厂实现销售收入840万元;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到了2000年,一举完成销售收入8700万元。

  在此过程中,另一家外方独资企业却勾勒出一幅截然相反的曲线图。这个如愿以偿、完全由自己管理的独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不到4年的时间,就陷入全面停业的境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当年的争执和矛盾,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和富有戏剧性的“解释”。

  傅乐平并未忘怀自己在合资企业的经历,对在合资企业之时初次接触的公司制治理结构,对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对这种治理结构下公司运行的高效率,他还是十分认同的。

  对于青岛电缆厂重建后能生存下来并快速发展,傅乐平也有一个清醒的判断———除了归因于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穷尽心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依靠电缆厂在合资之前多年营建的市场网络。实际上,即使是销售收入成倍增长时,傅乐平也强烈感受到落后机制的反作用力。

  观念陈旧,管理混乱,反应迟钝,竞争乏力……这些落后机制导致的弊病,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而对青岛电缆厂来说,解决这些问题最为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对企业实施改制,建立公司制的治理结构。

  2000年底,青岛电缆厂提出次年的目标为“产销额过亿,利税过千万”,伴随着这一目标的,是傅乐平们关于公司制改革的酝酿。此时,企业所处的改革环境,更被傅乐平认为是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

  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深化国企改革的步伐,决定选择一批国有企业,重点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有了政策依据的同时,作为青岛电缆厂主管部门的青岛机械总公司,也大力支持和推动电缆厂实施改制。而傅乐平态度鲜明地提出,青岛电缆厂要改制,并且争取实现企业控股,拥有完全的管理权。

  2001年3月,顺利完成改制的青岛电缆厂成为一家股份制企业———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国有股占29.6%,社会法人股占14.8%,电缆厂职工所持股份占55.6%。改制完成后,企业内部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马上跟进,一直在进行的技术改造、挖潜增效,随之呈现立竿见影的高效率。这一年,原先提出的“产销额过亿,利税过千万”目标轻松实现。

  而对傅乐平来说,改制后的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激情的河流,不可阻挡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冲去。这一理想就是,进行第二次改制,促成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实现经营管理层持大股。

  在市政府和青岛机械总公司的支持下,2002年3月,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改制。到去年年底,企业改制基本结束。二次改制后的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原来的国有股全部由公司经营层买断,从而使经营层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60%,傅乐平个人持股达到16%。

  渐次清晰的未来

  经过两次改制,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终于看到了渐次清晰的未来。这种未来的清晰之处在于,企业这艘航船不管驶向何方,不管身处风平浪静的发展环境,还是遭遇急流险滩,企业都是掌舵者,都要凭借智慧和勇气自己把握命运。

  于是,改变选人和用人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员工;开展选拔拔尖人才活动,引入竞争机制,促使管理人员向知识化、专业化发展;改革工资制度,实现按劳、按资、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些内部改革成为企业不断进行的、以适应市场竞争为目标的自觉行动。

  于是,大力进行结构调整,抛弃市场前景不大的高压、大截面电缆,转而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同轴电缆、汽车线、尼龙护套线等产品;随着青岛挺进西海岸战略的实施,在开发区成立青岛青缆科技公司;为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半径,与安丘电业局合资组建公司———这些举措,成为企业对市场作出迅速反应后的自主决策。

  2002年,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去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超过2.5亿元。这个历经坎坷、最终完全“松绑”的企业,正在踌躇满志地阔步前行。而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思索,却久久萦绕在傅乐平的心头,挥之不去。

  鉴于在合资企业的切身经历,傅乐平当然知道权责不明对企业的破坏性。因此,尽管个人持股比例最大,他还是相当谨慎地行使着自己的权力。目前,作为公司董事长的傅乐平与董事会一起,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战略决策和内部机制改革上,而将生产、经营完全交由以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层。

  然而,健康、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只是做到权责分明这么简单。实际上,无论在何时何地,公司治理都没有可以照搬的定式,而是处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状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过两次改制的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没有理由停下改制的脚步。

  傅乐平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动态过程。一种好的治理结构,就是根据企业的现状,运用合理的制约关系,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重最大化。

  正是基于对公司治理的深切认识,青岛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始终处于“进行时”,并时刻与企业的生存能力、未来命运密切相连。而在傅乐平看来,生存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从来都是在荆棘丛中穿行,其步伐的快慢,取决于对变动不居的市场的适应能力。

  本报记者林刚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天泰•奥园春节期间开通看房直通车
·梅艳芳精彩遗作 热销青岛购物网
·二中留英.澳预科班春季入学最后机会
·育加04年中考英语变革与走势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让你捧腹大笑的另类"西游记"(图)
·名牌贺岁 百盛时尚大赠送200送80礼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硕士预科热招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rbcnc60.tif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