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传统的棉袄、棉裤、棉鞋已淡出市场
俗语说“俏人不穿棉,冻着不可怜”,今年春节虽出奇地冷,可街头上仍难见用棉布、棉花做的棉大衣、棉鞋,倒是各式各样的羽绒服、裙子在寒风中“料峭”。曾经陪几代人度过无数个寒冬的棉衣、棉裤、棉鞋,已在悄无声息中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引子打探棉衣被人遗忘
记者打探市场没有找到传统“棉衣”
作为市民购物的主流场所,中山路、台东、李村三大商圈无疑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曾有一家市场调查机构调研后发现,岛城居民的服饰消费绝大部分是在这三大商圈内完成的。目前这些地方能否买到棉袄、棉裤、棉大衣呢?记者昨天逐一打探了这三大商圈中的各大商场,国货、利群、崂百的有关人员都表示,目前他们商场传统意义上的棉袄、棉裤、棉大衣、棉鞋已经“绝迹”多年了。
随后记者拨打160咨询,在得到三个做“劳保”用品的商家信息后,终于与位于环城西路的盛安劳保用品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据称,他们可以承接定做棉袄、棉裤、棉大衣的活计,但目前主要用户大都是工厂、冷库的工业用户,传统意义上的棉衣、棉裤已经很少被普通居民采用,除非极个别的群体如婴儿、高龄老人等。记者咨询了身边的同事,也没有人知道哪里能买到棉衣。
调查现在你还穿棉吗
30人中26人给予否定回答
“现在你还穿棉衣过冬吗?”记者就此调查了30名市民,其中只有4人表示会穿棉衣或棉鞋过冬。记者还设计了三个问题,回答结果如下:
1、过去穿什么过冬:28人回答穿棉衣,2人回答不穿棉衣;
2、现在穿什么过冬:穿羽绒服的19人,穿羊绒大衣7人,穿棉衣的4人;
3、为什么不穿棉衣:感觉太笨重的10人;感觉过时不美观的16人。
故事1班长的棉衣给了我
●刘庆溪辛家庄五小区居民
记得那还是八十年代的第一个冬季,当时我才20岁出头,在团岛附近的一个小厂已经干了三年多的电工了,虽然干活卖力,厂长也多次表扬过,但始终是临时工,很多正式职工享受的福利待遇我都没有。
那年冬天,厂里又给每个班组配发两件棉大衣,和海军穿的那种式样差不多。在那个年代,即使穿着它逛中山路也不会“掉价”,班长把它分给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我不禁悄悄地问班长:“临时工也配发大衣?”班长板着脸说,“小刘,你愿穿就穿,不愿穿就把它给我,别废话。”从此我再也没敢多问。
离开那个工厂多年后,一次我给已经退休的老班长拜年,班长的儿子不经意间证实了我当年的疑问———临时工是没有大衣的,那件棉大衣原本是厂里配发给班长的。
故事2留件棉衣做纪念
●刘阿姨洛阳路小区居民
已退休在家的刘阿姨年轻时特别喜欢做针线活,每年春节,她都要亲手给女儿或家人缝制一身崭新的棉袄、棉裤。有一年春节,她接连给两个嫂子、自己、还有侄女、女儿做了五件棉袄,除夕晚上当新年礼物送给她们,结果她们欢喜的不得了。
“现在没有人愿穿那些厚重的衣服了,我也就好多年没做了。”刘阿姨边说边从衣橱里翻出一身非常可爱的小孩棉衣棉裤,“这是我女儿8岁时我给她缝的,穿了一年就不穿了,我一直留着这身棉衣,等女儿成家后再送给她,让她留个纪念。”
分析原因一:居家条件改善
家住二轻新村的吴女士认为,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家已经不再需要穿着厚重的棉衣过冬了。回到家里有暖气,到单位里有空调,外出时穿一件轻便的羽绒服就能过冬。去年冬天,婆婆给刚出生的孩子做了一身棉衣棉裤,但一直没有机会穿,因为家里有暖气,温度较高,穿一件腈纶棉的衣服就够了,既轻便又保暖,清洗起来也方便,也比较容易晾干。
原因二:出行条件改观
家住逍遥路的王先生认为,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外出时可以自己开车,可以打乘出租车,即使坐公交车也可以选择带空调的,所以现在的人很少长时间处于露天环境,自然就不需要穿的太多。
原因三:替代产品增多
中山百盛的导购员王丹称,随着纺织技术的更新换代,各种各样的保暖内衣或御寒服装层出不穷,保暖效果
也越来越好,人们“十层单不抵一层棉”的观点已有所改变,内暖比外暖更重要,已是消费者购买冬衣的主流。目前商场经营的冬装以羊毛、羊绒、皮革为主。
记忆棉猴
●郭跃杭州路42岁
在我的记忆中,棉大衣有一阵被称作“棉猴”,或者换句话说,那种戴帽子的蓝色棉大衣有一阵子(大约是六、七十年代吧)成了棉大衣的主流款式。冬天,穿蓝色棉猴的青年工人,无疑成了六十年代许多女孩心仪的帅哥。到了七十年代,谁能穿上一件军大衣谁便成了时尚人士,颜色从灰色、黄色,一直到后来蓝色,流行趋势一直与军装保持了基本一致。
棉鞋
●秦小凡福建路45岁
在二、三十年前的岛城冬季,布面的棉鞋随处可见,那时也有皮面毛里的棉鞋,但价钱很贵,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
由于那时多数学习、工作场所都没有取暖设施,穿着棉鞋也经常把脚冻伤。我就曾在两个寒假连续被冻伤过,到了春天,被冻伤的地方奇痒难忍,那种滋味比疼痛还让人难以忍受,这种记忆一直与棉鞋的印象纠缠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