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是我市开展无偿献血的第10个年头,记者从市卫生部门获悉,至今我市已有50万人参加无偿献血,许多做法开创了全国的先河。据介绍,我市年用血量约18吨,每年需要8万市民献血才能保证临床需要。1994年以前,我市的临床医疗用血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保证,血液管理和输血医疗水平都处于全国落后状态。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99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逐步推行公民无偿献血。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当年,我市实现了无偿献血零的突破。随后几年,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突飞猛进。到1998年9月1日,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用不到5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平均15年走过的历程,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第一。
随后几年,我市不断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2001年3月,我市取消了献血计划,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市民街头自愿献血;2001年10月,又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机采成分血100%来自市民无偿献血,一次献血400毫升占献血总数60%以上。至此,青岛无偿献血再创新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春,当北京抗击非典血源告急的时候,市红十字会和中心血站组织发动了“支援北京、抗击非典、无偿献血一日捐活动”。全市619位市民献血19.1万毫升,占全国支援北京血液总量的1/4,占全省支援北京血量的1/3。
开展无偿献血10年来,我市的一些做法受到全国的关注和好评。1996年5月8日,我市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率先出台了地方法规《青岛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用法律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1998年6月,我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无偿献血者协会,现已发展到9个分会,1500名会员,市红十字会定期组织会员参加街头宣传和采血车上的义务服务。1999年1月,无偿献血者协会会员自发捐出自己的献血指标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扶贫济困血库”,为残疾人、特困居民免费提供医疗用血,到目前,扶贫济困血库已接受市民自愿捐血54万毫升(价值54万元)。
在我市,无偿献血已经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全市累计有50万人参加了无偿献血,其中307名献血者受到国家表彰,人数为全国之最。(本报记者王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