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5 > 正文
陈家埠子:1000万“搬”出新生活
青岛新闻网  2004-01-21 00:00:00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胶州市李哥庄镇陈家埠子居委会是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缩影。2001年,陈家埠子从偏远的山区整体搬迁,而今,一百多户村民在告别老屋迁入新居后,生活得怎么样?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陈家埠子,感受村民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感受到了陈家埠子人奋发向上、以昂扬的心态迎接全面小康生活的蓬勃朝气。

  喜庆弥漫在陈家埠子

  腊月二十五这天青岛地区天气突然降温,而胶州乡下的气温似乎比青岛市内还要冷一些,但是当我们走进胶州市李哥庄镇陈家埠子村那宽敞的居民大院时,顿时被一股火辣辣的年味包围了。

  陈家埠子村现在已经改名为陈家埠子居委会,居委会的新房很是气派。穿过小区高高大大的门楼洞,迎面是一条宽约30米的水泥路面大道,左右两侧是一座座五层高砖红色外墙的居民楼,楼前楼后则是一块块用甬道相连的绿地,那一簇簇常绿的灌木让人感觉到三九严寒中的一股春意。道路两侧大黑板上的“文明治家格言”和“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标语,透露出这个村庄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气息和全心全意奔小康的决心和气概。

  在陈家埠子新村小区中间宽敞的道路上,孩子们正在欢快地放爆竹,一会儿一个“冲天炮”,一会儿一个“钻地猴儿”;在居民楼的单元门前,一盏盏大红灯笼高挂起来,红通通的煞是好看;在暖气充溢的宽大的套三房里,没上班留守在家里的大妈、大爷们正高兴地做年糕、蒸馒头、剪福字、写春联。院落里,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村民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年货兴高采烈地回家来……

  陈家埠子从偏远的乡下搬到镇里的第三个年关就在这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下到来了。

  暖气有线班车超市散步上班……

  村里人过上了城市生活

  陈家埠子居委会妇女主任王翠霞告诉记者,与没搬迁前相比,如今的陈家埠子村民生活真是大变样了。

  首先是居住条件的改善:人口多的家庭住在面积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套三居室里,家里只有老两口的住在六七十平方米的套二房里。家家户户还通上管道煤气、暖气,冬天不再“害”冷了,有线电视线路的接入也使居民的娱乐生活丰富起来。

  其次是居民生活也方便多了:新村距小学三里路,路很好走;距中学才300米远,孩子们上学出门就可以坐公交车,不到5分钟就到了学校;距镇医院也就是一里路的路程;到最近的商业街和农贸市场购物步行只需5分钟,坐车也就一站路。

  第三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搬进镇驻地后,许多富余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纷纷到镇里企业上班,一些愿意单干的村民也买起了汽车跑起了生意。短短的两年内,村里的人均收入从搬迁前的47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7000元。村里的老人每月都能领到80元至12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

  陈家埠子进了“城”,村民们过去的农耕生活也很快就被城市生活所替代。

  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白天除了上学的孩子和年龄大的老人外,大多数青壮年都在镇上的企业上班,为了方便居民上下班,村里还配置了班车。过去居民们是自己做馒头、种菜吃,现在则是下午下班到镇上的农贸市场和商店里买吃的。吃过晚饭还可以到离家很近的广场上散散步。早晨,老人们则可以在楼下宽敞的花园和道路上锻炼身体……

  最值得一提的是,进“城”两年来,村委和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居委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下一步要利用搬迁到镇驻地的机会发展一些项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以便多为居民办些实事和好事,让居民过得更舒适。还有一些村民也纷纷打起了在镇上做生意的主意,他们想利用镇驻地繁华的条件,开一些商店,为红火的小日子再添一把柴。

  敲锣打鼓告别荒滩

  陈家埠子在李哥庄镇的东南方向,距离镇政府驻地并不远,大约有5公里的路程,村子座落在一个荒滩上,出村的道路常年失修,村民生活非常不方便,影响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陈家埠子村妇女主任王翠霞在这个村子生活了十几年,对于过去村庄交通不便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她体会太深了。她说,尽管过去到镇上才十来里路的光景,但是路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老人孩子到镇医院看病为路发愁,孩子们上学也经常是趟在泥水里,村里一些买车跑生意的村民更是为这条路伤透了心。而最为重要的是,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村里经济的发展,一些好的项目也因为村里道路交通不便而搁浅了。

  从村干部到普通村民,村里老老小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0年,李哥庄镇党委和陈家埠子村两委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村庄整体搬迁进镇驻地。

  2001年,陈家埠子村采用集体投资和村民出资的方式花1000多万元搬出了荒滩。陈家埠子的新村选址在镇政府门前广场西南角的黄金地段,建设新村时,没有再建过去的平面砖瓦房,而是规划建设一个由住宅楼构成的居民小区。2001年5月,全村106户300多口人家敲锣打鼓入驻新村,从此告别荒滩,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关于陈家埠子的新村建设进程,记者在新村小区门楼内墙上刻记的《新村志》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2000年5月20日破土动工,同年11月20日主体建成竣工,2001年5月1日全村入住。其中村集体投资920万元,村民出资180万元,共建设楼房7幢15个单元112个户室,网点房、库房、会议室、办公室207间,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陈家埠子

  变迁三步曲

  昔日的陈家埠子怎么样?记者在村委会的大会议室里看到了往日陈家埠子的模样。从一张张面貌不同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陈家埠子的巨大变迁。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陈家埠子村是一座座土房聚合而成的,那一座座土房狭窄矮小,屋内也是黄土砸成的地面。村里七十多岁的王大爷说,那时哪敢在屋里扫地,一扫地尘土就会落满屋子。王大爷说,那时生活比较困难,村里的地少,一口人不到八分地,周围环境又不好,人轻易走不出去,闲着的人也没事干。

  改革开放后,陈家埠子变了模样。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砖瓦厂,村民们成了砖瓦厂的工人,加上李哥庄镇周围的开发,企业也越来越多,富余的劳动力也开始走出家门,到厂里当工人,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一天天多起来,村里的面貌也一天天地变了,昔日的破土房被一排排的砖瓦房取代。

  就在陈家埠子一天天富起来的时候,村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会在今天变成现实。2001年,陈家埠子的三百多口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提起这些变化,村民们都说:如果没有党的富民好政策和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心,陈家埠子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幸福和繁荣。

  陈家埠子现在成了一个小社

  区,孩子们正在绿地间玩耍。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天泰•奥园春节期间开通看房直通车
·梅艳芳精彩遗作 热销青岛购物网
·二中留英.澳预科班春季入学最后机会
·育加04年中考英语变革与走势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让你捧腹大笑的另类"西游记"(图)
·名牌贺岁 百盛时尚大赠送500送310礼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热招中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硕士预科热招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马老汉的幸福生活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